[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uInS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3874.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邹桂征;董双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2 | 分类号: | C09K11/62;B82Y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uins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uInS2@ZnS纳米材料的闪光型化学发光体系,属于化学发光领域。该化学发光体系以硫代水杨酸和柠檬酸钠为稳定剂合成的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物,以Tris、HCl、N2H4·H2O和H2O2构成激发液,H2O2的加入会大大提高该体系的发光强度和缩短发光时间,CuInS2@ZnS纳米材料经过激发液的激发后可以在近红外区产生强烈的闪光型化学发光。该纳米材料为一锅法合成,和经典闪光型化学发光物质吖啶酯类相比,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所需时间短,见光不易分解,化学发光波段位于近红外区。该化学发光体系可在中性条件下产生高强度的闪光型化学发光,在生物快速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发光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uInS2@ZnS纳米材料的闪光型化学发光体系。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机纳米材料由于量子效率高、带隙可调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发光领域,例如CdSe量子点(Sens.Actuator B-Chem.2016,226,444-449)、CdTe量子点(Biosens.Bioelectron. 2019,131,178-184)、CuInS2纳米材料(Anal.Chem.2018,90,3563-3569)以及Au簇(Biosens.Bioelectron. 2021,190,113449)等。然而,在直接化学发光领域,关于无机纳米材料的报道却十分有限。
本发明的发明人前期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兼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特性的CuInS2@ZnS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CN111944521A)和一种制备具有化学发光特性的羧基化CuInS2@ZnS 纳米材料的通用型方法(CN112940719A)。皆是以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物,以水合肼作共反应剂,可在近红外区产生化学发光辐射。然而,如果要将上述体系应用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该体系的发光强度还远远不够,且发光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分析。
作为闪光型化学发光的典型代表,吖啶酯发光体系是基于吖啶酯与双氧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其化学发光强度高,发光时间短。然而,吖啶酯合成步骤较为复杂,且合成周期较长,产物见光易分解。
因此,开发具有光稳定性的闪光型化学发光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吖啶酯合成步骤繁琐,产物见光易分解的问题;以及目前 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物,以水合肼作共反应剂的发光体系发光强度低,发光时间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闪光型化学发光体系,该化学发光体系以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体,在经过Tris-N2H4·H2O-H2O2激发后可以快速产生化学发光,且在1-10秒内结束发光过程,为闪光型化学发光,同时该化学发光体系发光强度相比之前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物,以水合肼作共反应剂的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大大提高。与传统的闪光型化学发光物质吖啶酯相比,该CuInS2@ZnS纳米材料合成操作简单,为一锅法合成,所需时间较短,合成的CuInS2@ZnS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水溶性,能够在近红外区产生化学发光辐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水溶性闪锌矿结构的CuInS<sub>2</sub>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溶性闪锌矿结构CuInS<sub>2</sub>或/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纳米晶及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TiO<sub>2</sub>-CuInS<sub>2</sub>核壳纳米棒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高效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一维铜铟硫-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InS<sub>2</sub>/ZnS和CuInS<sub>2</sub>/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CuInS<sub>2</sub>单晶体制备装置
- 一种还原石墨烯-CuInS<sub>2</sub>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一种含纤锌矿孪晶结构的铜铟硫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在CuFeO<sub>2</sub>/CuInS<sub>2</sub>复合半导体薄膜电极上将CO<sub>2</sub>还原为甲醇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