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254.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殷雪飞;许文军;刘亚辉;黄丽丽;卢昆忠;闫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082;B23K26/60;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铝制品 激光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及装置,所述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包括:获取打标图样及铝制品的表面状态;根据聚焦透镜的焦距,调节升降平台的高度,以使得聚焦透镜的焦点分布于铝制品的表面;在铝制品的表面状态满足打标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打标图样的形状,确定激光在铝制品表面的第一扫描区域;根据第一扫描区域,控制激光器输出第一激光功率的连续激光,以及控制激光振镜以第一扫描速度执行移动扫描。本发明可直接在铝制品的表面形成打标图样,确保打标图样的表面达到较好的抛光效果,不仅操作简单便捷、控制精度高,而且可完成不同需求的打标图样的激光打标,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工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传统铝制品的打标处理,主要是通过激光高能量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使铝制品的表面漏出银白色的铝基材,或者使铝制品表层材料汽化或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以形成永久性的标识。
然而,现有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效果差,难以在打标标记上形成抛光面。尽管对铝制品可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等传统抛光方式进行抛光处理,但是,传统抛光方式存在抛光效率低、抛光精度难以控制及通用性差的问题,尤其难以适用于微小的标识表面的抛光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效果差,难以在打标标记上形成抛光面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包括采用激光打标装置对铝制品进行打标,所述激光打标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及沿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器、激光振镜及聚焦透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打标图样及铝制品的表面状态;根据所述聚焦透镜的焦距,调节所述升降平台的高度,以使得所述聚焦透镜的焦点分布于所述铝制品的表面;在所述铝制品的表面状态满足打标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打标图样的形状,确定激光在所述铝制品表面的第一扫描区域;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区域,控制所述激光器输出第一激光功率的连续激光,以及控制所述激光振镜以第一扫描速度执行移动扫描;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功率为100-200W,所述第一扫描速度为1000-2000mm/s。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第一激光功率为120-160W;所述第一扫描速度为1200-1800mm/s;所述激光振镜以所述第一扫描速度执行单向扫描,所述单向扫描的扫描次数为1-2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在所述打标图样为平面图样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激光功率执行对所述激光器的出光控制及按照所述第一扫描速度执行对所述激光振镜的扫描控制;在所述打标图样为立体图样的情况下,在按照所述第一激光功率执行对所述激光器的出光控制及按照所述第一扫描速度执行对所述激光振镜的扫描控制的同时,还根据所述立体图样的形状,执行对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控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在所述聚焦透镜的焦点分布于所述铝制品的表面之后,还包括:在所述铝制品的表面状态不满足打标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所述铝制品的表面进行的清理步骤:根据所述打标图样的包络线,确定激光在所述铝制品表面的第二扫描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扫描区域,控制所述激光器输出第二激光功率的脉冲激光,以及控制所述激光振镜以第二扫描速度执行移动扫描,以在所述第二扫描区域形成满足打标条件的打标面;相应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打标面执行对所述打标图样的打标步骤;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功率为10-200W;所述脉冲激光的脉宽为10-600ns,频率为200-4000kHz;所述第二扫描速度为1000-6000mm/s。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铝制品的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第二激光功率为10-50W;所述脉冲激光的脉宽为20-350ns,频率为200-3000kHz;所述第二扫描速度为3000-5000mm/s;所述激光振镜以第二扫描速度执行单向交叉扫描,所述单向交叉扫描的扫描次数为1-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