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1566.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迪之朗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H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李茂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高寒 地区 加温 拼装 货车 | ||
本发明属于货车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前侧和后侧设置有侧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左侧设置有背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右侧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腔设置有箱门,所述顶盖、侧板、背板和门框相连接形成一底部无盖的箱体;加热管,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底部设置有粒子涡喷热机,且所述粒子涡喷热机的输出端与加热管底部相连通,加热管的内腔设置有空气介质,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拼装,采用空气介质加温技术,无污染且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车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是由汽车底盘和厢体组成。用于运输衣物、纸张、家电、化工等物品。要求除具有防雨、防尘、防晒、防盗、防腐功能外,还应具有装卸方便,运输安全,载重量大,寿命长,外观美的特点。
现有的厢式货车的厢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保温效果价差,容易造成货物的损坏,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在箱体下部安装电能加热,但是电加热的耗能较高,成本较高,也有部分货车采用液体加热,但是液体加热在行车中颠簸容易造成管道不同承压,容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
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可有效避免高寒地区物流运输过程中因低温产生的物损。车厢由多块厢体板拼装,集装箱发运使用地装配,装配简便4-6人,配备手持工具及叉车4小时内即可完成安装;厢体采用空气介质加温技术,加热管内为气态(区别于高耗能电加热带),无污染低能耗,例如在驻车情况下,外温-40℃,由携带蓄电池组供能,24小时加热,可实现8m3厢体内持续温控于18℃。应用范围广,有效提高精密设备,医药用品等运输安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货车厢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拼装,采用空气介质加温技术,无污染且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前侧和后侧设置有侧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左侧设置有背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右侧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腔设置有箱门,所述顶盖、侧板、背板和门框相连接形成一底部无盖的箱体;
加热管,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底部设置有粒子涡喷热机,且所述粒子涡喷热机的输出端与加热管底部相连通,加热管的内腔设置有空气介质;
控制盒,所述箱门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调节旋钮和操作面板,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的检测探头贯穿箱门;
处理器,所述控制盒的内腔分别安装有处理器、接收模块、传输模块和驱动器,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手持终端,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显示屏、驱动器和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输出连接上位机,所述驱动器电性输出连接粒子涡喷热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侧板、背板和门框的边缘均设置有连接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侧板和背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高寒地区加温拼装式货车厢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盒通过导线与汽车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迪之朗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迪之朗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