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湿度检测仪的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0804.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4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潮(杭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30;F24F11/52;F24F11/64;F24F11/72;F24F11/88;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湿度 检测 地下室 空气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湿度检测仪的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地下室的除湿机开启,记录上除湿机自身所显示的湿度值X;将地下室内的空间分隔成若干虚拟独立且平行的分测平面,每个分测平面均平行于地下室的地板及天花板;在每个分测平面上取若干个独立的检测点位,在每个检测点位上放置湿度检测仪,记录每个湿度检测仪测得的检测值,剔除检测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对剩余的检测值取平均值,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分测湿度值M;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测试出除湿机显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实现了对除湿机显示值与环境实际值的校准。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9月4日,申请号为2020109222239,专利名称为“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湿度检测仪的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室由于常年湿度较大,所以很多家庭一般只把地下室当作储藏室来使用,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除湿机的应用,让地下室有了更多的用途,许多家庭喜欢在地下室内安装上除湿机后,将地下室装修成会客室、娱乐活动室以及家庭影院等,所以除湿机的出现使得地下室具备了更多的功能。
目前的除湿机的类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吊顶式,另一类是立地式,这两种类型的除湿机各有利弊,下面将一一陈述。
对于吊顶式的除湿机一般都是装潢公司在给客户进行装修时就安装好的,这种除湿机都是自带湿度检测仪的,湿度检测仪通常都是集成安装在除湿机的出气口附近处,所以这种吊顶式除湿机实际测得的是地下室天花板附近的空气湿度,但地下室越靠近地面的湿度是越大,所以这种除湿机测得地下室空气湿度是远低于实际值的,如这种除湿机自带的检测仪显示地下室的湿度为50%,且除湿机的工作功率为70W,但实际地下室中的湿度是大于50%,若要使地下室的湿度能够达到50%,则必须加大除湿机的工作功率。
对于立地式的除湿机而言,这种除湿机一般都是放置在地面上,这种放置在地面上除湿机也是自带湿度检测仪的,这种湿度检测仪测得都是地室地板附近的温度,而由于水的分子量是18,空气的相对分子量是29,因此水分子是会不断地向上运动,所以这种除湿机只是将地板附近的水汽除去,但是对于天花板附近的水汽却无法吸取,所以这种除湿机自带的湿度检测仪所实际测得的数据也是低于实际湿度的,如这种除湿机自带的检测仪显示地下室的湿度为50%,且除湿机的工作功率为30W,但实际地下室中的湿度是大于50%,若要使地下室的湿度能够达到50%,则必须加大除湿机的工作功率。
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更加科学的地下室湿度检测方法,并以此检测方法所测得的数据科学合理地指导家庭使用除湿机进行除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度检测仪的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需要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本方案适合家庭实用的吊顶式除湿机以及立地式除湿机。
一种基于湿度检测仪的地下室空气湿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地下室的除湿机开启,记录上除湿机自身所显示的湿度值X;
S2:将地下室内的空间分隔成若干虚拟独立且平行的分测平面,每个分测平面均平行于地下室的地板及天花板;
S3:在每个分测平面上取若干个独立的检测点位,在每个检测点位上放置湿度检测仪,记录每个湿度检测仪测得的检测值,剔除检测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对剩余的检测值取平均值,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分测湿度值M;
S4:将每个分测平面上所测的分测湿度值M与X做差,差值记为D,记录每个分测平面的D值;
本步骤中D=M-X,D值可以有正有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潮(杭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科潮(杭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