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2M生产模式的智慧交互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8178.5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牛哲哲;丁华;于兴林;张杰;刘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10/08;G06Q10/06;G06Q50/04;G06F30/12;G06F30/20;G06F111/02;G06F111/16;G06F1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王雪梅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2m 生产 模式 智慧 交互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2M生产模式的智慧交互系统,属于数据交互技术领域。该智慧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智能终端和云服务器;客户端包括虚拟现实3D交互界面,用于实时向用户展示当前的产品模型并接收用户的设计信息,并在接收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时将该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智能终端包括设置于开发中心的智能交互设备;云端服务器包括协同开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时协同开发中心和客户端进行交流;智能终端还包括设置于各个产品生产服务中心的智能交互设备,用于根据与订单相关的指令进行相应的生产和管理。本发明的智慧交互系统能够实现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智慧交互,使得用户可以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生产模式的智慧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规模化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业商品的固定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虽然能够最大化的增加产出速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无形中压抑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人们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人们会根据个人爱好、具体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同时追求消费的个性化,力求避免流水化商品的相互趋同,而这种个性化的消费将作为未来的趋势,引领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变革。
上述大的社会背景需求下,C2M模式被提出。C2M模式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通过生产线的自动化、定制化、节能化、柔性化,运用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随时进行数据交换,按照用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这也被称为继蒸汽机、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工业4.0科技革命中的核心业务模式。
在工业4.0时代,汽车制造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规模化定制生产和允许批量为1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的制造方式并存且逐步演化,以往B端推式供应链亦需转变为C端拉式供应链,固态供需匹配势必液态化。在此行业大变革背景下如何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在C2M模式下用户通过平台下单,订单直接发送到工厂,工厂根据订单开展设计、验证、采购、生产和发货等活动。在国内目前C2M模式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尤其在汽车行业还没有出现代表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2M生产模式的智慧交互系统,能够实现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智慧交互,使得用户可以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过程。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提升顾客与产品的真实交互感。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2M生产模式的智慧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智能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智能终端以及每一所述客户端均相连;
所述客户端包括虚拟现实3D交互界面,用于实时向用户展示当前的产品模型并接收用户的设计信息,并在接收到包括自定义内容的深度产品模型数据时将所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设置于开发中心处的智能交互设备,所述开发中心用于提供专业的产品设计建议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协同开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时协同所述开发中心和所述客户端进行设计信息的交流,以便所述客户端确定最终的深度个性化定制产品订单;
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设置于各个产品生产服务中心处的智能交互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个性化定制产品订单相关的指令进行相应的生产和管理。
可选地,所述协同开发模块包括:
协同设计平台,用于将所述客户端的所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发送至所述开发中心中相应的产品社区的专业开发者,以便所述专业开发者针对所述深度产品模型数据进行专业设计并形成设计建议信息,所述专业设计包括工艺可行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所述协同设计平台还用于将所述设计建议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便用户与所述专业开发者之间进行交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