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体征参数反馈的心肺复苏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68097.5 申请日: 2021-08-23
公开(公告)号: CN113679945A 公开(公告)日: 2021-11-23
发明(设计)人: 丁衍;尹旻;尚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圣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N1/39 分类号: A61N1/39;A61H31/00;A61M16/00;A61B5/024;A61B5/026;A61B5/08;A61B5/145;A61B5/33
代理公司: 苏州锦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2 代理人: 滕锦林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体征 参数 反馈 复苏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体征参数反馈的心肺复苏装置,采用多参数反馈对CPR全流程进行反馈指导和监测,模型根据参数设置,作为心肺复苏的反馈指示,提供数据选择、存储、再分析等功能,对心肺复苏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临床的研究,临床可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设计不同的参数维度,计算出不同的评分,为优化CPR过程提供临床的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体征参数反馈的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胸外按压(compression,C):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下压深度 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胸外按压法于1960年提出后曾一直认为胸部按压使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房室瓣的关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此即为“心泵机制”。但这一概念在1980年以后受到“胸泵机制”的严重挑战,后者认为按压胸部时胸内压增高并平均地传递至胸腔内所有腔室和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血液由胸腔内流向周围,而静脉由于萎陷及单向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即静脉内并无血液返流;按压放松时,胸内压减少,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使心室充盈,如此反复。不论“心泵机制”或“胸泵机制”,均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更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按压,快速有力,尽量不间断,因为过多中断按压,会使冠脉和脑血流中断,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心脏按压及机械心脏按压,结合人工呼吸或者通气,是目前心肺复苏流程中的主要方法。根据AHA指南,心肺复苏按压有具体的指标,按压深度(55mm)和按压频率(120次/分钟),这两个指标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获得的一个相对有效的指标,它和具体被施救人员的其它身体指针无关,这种情况,就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按压复苏。在人工按压或者机械按压过程中,也没有连续的检测手段来对复苏的效果进行监测和反馈。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复苏过程的质量就没有很好的评估,尤其是在复苏过程中,对脑部供血和脑部供氧的情况无法评价,造成即使患者被复苏了,后续也会有引起脑损伤等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指标合理、检测手段连续性较好的心肺复苏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标合理、检测手段连续性较好的心肺复苏装置。装置根据参数设置,提供数据选择、存储、再分析等功能,对心肺复苏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研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体征参数反馈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呼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呼吸;

(2)氧饱和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氧饱和度,判断是否进行通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