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7894.1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君;李君;林娅丹;张雄;张贤宝;葛先钗;施王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塑化 能力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初始注塑参数的设定,调取数据库中生产目标注塑产品需要的标准相关参数并进行设定;
S2、熔融塑化过程调整,在原料的熔融和塑化过程中实时检测实际的塑化参数数值,对照标准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直到完成熔融塑化过程;还包括对熔融物均匀性的检测控制:
S21、利用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料筒内螺杆头前端已塑化的熔融物的均匀性;
S22、熔融物均匀性不满足设定条件,调节螺杆头前端的加热温度和螺杆的转速;
S23、超声波检测装置定向振动均匀性不佳的区域,使熔融物均匀分布;
S3、注射过程调整,在注射过程中实时检测实际的注射参数数值,对照标准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直到注射完成;
S4、塑化能力检测,测量计算塑化完成的熔融物的实际塑化量;
S41、检测塑化完成部分熔融物的实际密度;
S42、获取原料的熔融塑化过程中,螺杆的实际后退距离和注射过程中螺杆的注射行程,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实际塑化量的参数;
S43、根据注塑机的螺杆直径计算塑化熔融物的质量;
S5、添加原料及重复注塑,根据熔融物的实际塑化量添加对应量的原料进行熔融塑化,重复进行产品注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塑化参数包括:
螺杆后退距离,所述螺杆后退距离决定了料筒中容纳熔融物的量;
加热温度和螺杆转速,所述加热温度和螺杆转速决定了从原料到熔融物的转化速度和质量;
螺杆背压,所述螺杆背压决定了原料在熔融过程中需要保持的压力大小,决定了熔融物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注射参数包括:
螺杆注射行程,所述螺杆注射行程为注射过程中螺杆前进的距离,决定了注射熔融物的量;
注射温度,所述注射温度为喷嘴附近的温度,测量射出的熔融物温度;
熔融物流速,所述熔融物流速为熔融物从喷嘴处射出的速度;
注射压力,所述注射压力为注射过程中螺杆对熔融物施加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原料的添加量,所述为原料与熔融物的转化参数。
5.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装置,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化装置,所述塑化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料筒内,所述螺杆能绕杆的纵轴线旋转并沿纵轴线运动;所述螺杆与螺杆头连接;所述螺杆头上设置有止逆环,止逆环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料筒与前体固定连接;所述前体与喷嘴通过喷嘴接体固定连接,所述喷嘴外侧套有喷嘴加热圈,喷嘴接体上套有接体加热圈;所述塑化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传感器,所述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装置中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塑化装置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外侧设置有若干感应加热模块,螺杆内还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塑化温度传感器,每个塑化温度传感器对应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感应加热模块;所述料筒与所述前体连接处设置有超声波检测装置;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杆头连接处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和检测螺杆转动的圈数和转速的旋转计数器;所述前体中设置有密度检测器,用于采集熔融物样本检测密度,在螺杆上的第一圈螺纹之间设置有密度监测装置;所述加热圈用于喷嘴处加热及温度检测;所述螺杆头前端设置有螺杆头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塑化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塑化装置的加料口相连,所述上料装置底部设置有预热测量装置,所述预热测量装置用于对原料的干燥预热和原料重量的测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8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