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7518.2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徐胜;陶彬彬;宋伟建;夏登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B61/06;B65B5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钰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桶 | ||
1.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装置、控制器(5)、满溢检测装置(6)和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
所述储存装置包括下桶体(2)和设置于下桶体(2)顶部的上桶体(1),所述上桶体(1)底部与下桶体(2)顶部连通,所述下桶体(2)侧面转动连接有下桶门(4),所述上桶体(1)顶部盖有上桶盖(3),且所述上桶盖(3)由满溢检测装置(6)控制开闭,所述上桶体(1)内部还设置有内桶体(10),所述内桶体(10)与上桶体(1)之间具有放置无断点垃圾袋的间隙;
所述满溢检测装置(6)安装于上桶体(1)一侧,满溢检测装置(6)能够控制上桶盖(3)转动开闭;
所述控制器(5)设置于上桶体(1)侧壁并与满溢检测装置(6)、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电性连接;
所述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设置于下桶体(2)内部上方,当垃圾桶处于闭合或打开状态下时,所述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用于承载垃圾袋;
当垃圾桶处于满溢状态时,所述上桶盖(3)盖合时能够触发满溢检测装置(6),进而所述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能够打开使垃圾袋落入下桶体(2)内,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复位后能够对无断点垃圾袋进行双位置封口并切断分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满溢检测装置(6)包括安装于上桶体(1)一侧的舵机(61),所述舵机(61)两端输出轴上均固接有法兰联轴器(62),每个所述法兰联轴器(62)上安装有柱形连接件(63),每个所述柱形连接件(63)顶部安装有铰链合页(64),其中一个柱形连接件(63)顶部还设置有下凹状的开关安装支架(65),所述开关安装支架(65)顶部内侧安装有微动开关(66);
所述上桶盖(3)一端成形有两个凸缘(30),且两个凸缘(30)分别安装于两个铰链合页(64)上端,靠近微动开关(66)的一个凸缘(30)穿过开关安装支架(65)且位于微动开关(66)下方;
当上桶盖(3)完全盖合或打开时,两个铰链合页(64)处于紧闭状态,同时上桶盖(3)与微动开关(66)保持平行且相对静止状态;
当垃圾桶处于满溢状态时,上桶盖(3)盖合时受到阻碍停止转动,微动开关(66)跟随开关安装支架(65)继续转动情况下被上桶盖(3)所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桶体(2)内部还设置有传送装置(8),所述传送装置(8)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安装于传送装置(8)上,所述传送装置(8)能够驱使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切割开合组件(7)包括两块垃圾承载板(72)和两块热熔封条(73),两块所述垃圾承载板(72)分别通过电动合页(71)安装在传送装置(8)上,且两块垃圾承载板(72)能在电动合页(71)的带动下完成开合,两块所述热熔封条(73)分别安装于两块垃圾承载板(72)紧靠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8)包括设置于下桶体(2)底部两端的两个丝杆驱动电机(83),分别连接于两个丝杆驱动电机(83)输出轴上的两个丝杆(82),安装于下桶体(2)内部并与下桶体(2)上下相连的两块挡板(80),以及分别滑动套接于两块挡板(80)上的两块滑动转接板(81);
两块所述挡板(80)分别靠近两个丝杆驱动电机(83),两块所述滑动转接板(81)分别通过丝杆螺母连接于两个丝杆(82)上,两块所述垃圾承载板(72)分别通过电动合页(71)安装在两块滑动转接板(81)上,两块所述滑动转接板(81)在两个丝杆驱动电机(83)的驱动下能够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桶体(2)内部还设置有拧口装置(9),所述拧口装置(9)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拧口装置(9)能够在垃圾袋封口前旋紧垃圾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拧口装置(9)包括设置于下桶体(2)底部的托盘驱动电机(92)和安装在托盘驱动电机(92)输出端上的托盘(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江工学院,未经皖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5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