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6050.5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冯美军;田冬军;曲恒辉;张圣涛;朱辉;王军岗;王延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材料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38;C04B14/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纳米 碳纤维 增强 混凝土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2.0~4.0份,水泥35~55份,分散剂4~8份,减水剂0.5~3.5份,水10~30份,砂石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与石墨烯按照重量比80:20混合而制成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由以下方法制备:
1)对12K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改性,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
2)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浸入金属盐溶液中,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管式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和H2,得到表面负载金属纳米颗粒的碳纤维;
3)将步骤2)得到的碳纤维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同时通入H2和C2 H2的混合气体,得到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的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油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由1~10wt%消泡组分和90~99wt%母液复配并分散在水中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选自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消泡组分选自乙撑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钙、聚醚改性硅或硬脂酸单甘油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包括河砂和石子,所述河砂的粒径为0.2-0.5mm,所述石子的平均粒径为10mm;所述河砂占砂石总重量的40%~7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与分散剂充分混合,再加入到水泥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水和减水剂超声处理混合均匀,得到搅拌用水;
3)将砂石、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干混,再将步骤2)得到的搅拌用水加入进行搅拌,混匀后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砂石混合后,开动搅拌机进行干混60s,停止搅拌机,再将步骤2)得到的搅拌用水加入,继续搅拌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材料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材料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