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4046.5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钱程;李良亚;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0;F16M11/18;H05K7/20;B08B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陈秀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一代 信息技术 智能 平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马达,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马达的输出端,且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外壁贴合第一滑槽的内壁,且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且第一连接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该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能够调节显示器的角度与高度,便于人们观看显示器上的内容,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指信息领域,更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整体平台的变迁,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智能平板来进行图像的显示,而已有的智能平板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目前,现有的显示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无法根据相应的需求对显示器的角度、高低进行调节,不便于人们观看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二、显示器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积累灰尘,灰尘会遮挡显示器的屏幕,降低了显示器的清晰度,三、在使用显示器时,不便于对显示器进行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平板显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马达,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马达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壁贴合第一滑槽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的外壁贴合第二滑槽的内壁,且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呈圆柱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固定框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框,两个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器,且所述固定框靠近散热器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散热器的出风端连通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马达,所述第二传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活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C型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通孔的内部,且所述斜板一端的外壁贴合连接框的内壁,所述转动杆的两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卡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凹槽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尘刷,所述除尘刷的毛面贴合显示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4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料装置
- 下一篇:横向联邦学习建模优化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