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MAA-DS的信用等级与违约损失率相匹配的评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2078.1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马洪栋;刘荣月;张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maa ds 信用等级 违约 损失率 匹配 评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SMAA-DS的信用等级与违约损失率相匹配的评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登录注册模块,用户数据管理模块,用户信用评级模块;
所述用户登录注册模块,借款人通过用户页面进行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和姓名,注册成功后进入登录页面进行账号登录;
所述用户数据管理模块,借款人登录后点击借款按钮进入借款详细信息页面,在借款详细信息页面添加和修改借款人指标数据;
所述用户信用评级模块,借款人登录后点击信用评级按钮进入信用评级信息页面,进行信用评级,并进行显示。
2.一种基于SMAA-DS的信用等级与违约损失率匹配的信用评级调整方法,基于前述基于SMAA-DS的信用等级与违约损失率相匹配的评级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金融机构积累的信用贷款业务的所有借款人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2:构建单个定性指标与违约状态间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Wald统计量筛选具有违约判别能力的单个指标,再将保留的单个指标按照指标性质区分成离散型指标和连续型指标;
步骤3:使用Lasso-Logistic模型对离散型指标和连续型指标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构建两种指标类型下具有最优整体违约判别能力的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分别以Lasso-Logistic的回归系数作为指标权重大小的依据,设置权重约束,利用随机多属性可接受度分析方法SMAA求解两种指标类型下的最优权重,计算借款人在两种指标类型下的信用评分;
步骤4:建立信用等级划分优化模型,优化模型是由1个目标函数和2个约束条件组成,以相邻信用等级间违约损失率之差的平方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信用等级越高违约损失率越低为约束条件1,以相邻等级违约损失率差值约束,后一个违约损失率差值为前一个差值的a至b倍范围为约束条件2,确定借款人在两种指标类型下的信用等级;
步骤5:在两种指标类型下基于SMAA方法分别确定借款人的T次信用评分,进而将T次信用评分与各个信用等级的阈值点进行比较,确定各借款人属于不同信用等级的概率;
将T次评分的均值作为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记为信用评分均值,通过信用评分均值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模拟T次信用评分,然后把T次信用评分和各个信用等级的阈值点进行比较,确定各借款人属于不同信用等级的概率;
步骤6:对两种指标类型进行不同比例组合,使用证据理论ER组合规则将两种指标类型下的借款人信用等级进行集成,通过计算比较不同组合比例下的违约损失区分度f的大小,即目标函数f,以区分度f最大为依据,得到离散型指标和连续型指标的最佳组合比例,作为SMAA-DS模型中两种指标类型的最终组合比例,并将此比例输入证据理论ER合成规则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信息;
步骤7:用户在用户登录模块登录,然后在用户数据管理模块填写和修改个人信息,对借款人在用户数据管理模块输入的数据输入到用户信用评级模块,用户点击用户信用评级模块,显示信用评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MAA-DS的信用等级与违约损失率匹配的信用评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将定量指标值采取最大最小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1.2:将定性指标值的打分结果与违约状态,根据定性指标取值对应的打分结果越大违约概率越低的原则相匹配,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图工具统计出定性指标取值与违约概率的对应关系,其中违约概率同一个定性指标取值对应的违约人数除以总人数;
步骤1.3:使用功效系数法对定性指标值进行打分,如下式所示:
设xij表示第i个借款人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值;Vij表示第i个借款人第j个指标的值,则功效系数法公式(1):
其中:和是第j个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c,d为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0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