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884.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远明;孙德山;李帆;钱胜秋;洪继超;刘汉涛;沈振华;张烨坤;陈勇;邵柄涵;罗政;孙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沣秦安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49 | 分类号: | F16C19/49;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入 输出 同轴 布置 轴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涉及变速箱结构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目前变速箱采用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来轴向定位,导致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其主要结构为:输入齿轮轴与输出齿轮轴同轴设置且输出齿轮轴端面上设有安装插口,所述安装插口与输入齿轮轴之间依次套接有推力球轴承和滚针轴承,所述前壳体与输入齿轮轴侧壁之间,后壳体与输出齿轮轴侧壁之间皆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将该轴承结构简化了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的受力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的形式大多出现在平行轴式的汽车变速箱中,即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与发动机曲轴连接)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汽车驱动轴连接)同轴布置。这里以具有代表性的前置后驱手动变速箱为例,该类变速箱壳体为三段式结构——包括中间壳体,前、后轴承端盖。其轴承的布置方式为: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两轴连接处采用只能承受径向力的滚针轴承和保持架组件。
然而,这种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的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虽然采用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能实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轴向定位,但这也使得主轴承座必须为通孔,并需要轴承端盖与之配合,导致成本增加,安装难度也增大;
2.止动环安装在轴承外圈的止动槽上,通过漏出部分与轴承座孔端面和轴承端盖配合来实现压紧止动环;既要保证止动环受压又要防止受力过大,这就要求轴承端盖精度要高;
3.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无法在现有新能源汽车用后驱变速箱中安装,因为现有新能源汽车用变速箱的轴承座孔为盲孔,无类似于手动变速箱的轴承座孔端盖;
4.安装有带止动环的深沟球轴承的轴只能承受单向较大的轴向力,之所以适用于手动变速箱,是因为手动变速箱不存在反转,反托等工况,可通过设置特定的齿轮螺旋角来实现汽车运行过程中输入轴与输出轴所受轴向力始终朝着轴承方向,而不使止动环承受轴向力。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速箱中存在同一个齿轮的既正转又反转,并且存在频繁的反拖工况,这就导致输出轴的轴向力在两个方向来回切换,该工况并不适用于通过止动环来承受轴向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将该轴承结构简化了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的受力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布置时的轴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轴心处设有输入齿轮轴,后壳体的轴心处设有输出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与输出齿轮轴同轴设置且位于两者相近端的输出齿轮轴端面上设有供输入齿轮轴端部插入的安装插口,所述安装插口与输入齿轮轴之间沿径向依次套接有推力球轴承和滚针轴承,所述前壳体与输入齿轮轴侧壁之间,后壳体与输出齿轮轴侧壁之间皆套接有深沟球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壳体轴心处设有供输入齿轮轴穿过的输入轴安装孔,所述后壳体轴心处设有供输出齿轮轴穿过的输出轴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壳体靠近后壳体一侧设有围绕输入轴安装孔设置的用于限位安装深沟球轴承的前壳体限位台阶,所述输入齿轮轴靠近前壳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围绕输入齿轮轴轴心设置的深沟球轴承限位台阶。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齿轮轴靠近安装插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推力球轴承限位台阶。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齿轮轴上设有输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沣秦安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沣秦安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新鲜可可果的果实提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旋转的LED智能灯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