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1763.2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勇强;周鹏军;王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蓝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3/06 | 分类号: | B65H6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25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卷筒 纺织 卷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包括底座和导纱线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外侧套接有卷绕筒,所述底座一侧固定有L型架,且L型架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与双向丝杆底端固定的转动电机,且双向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外侧固定有安装板,本发明通过对传统的绕卷设备上增设导纱线机构,从而使得在对纱线正常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对纱线外侧打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内部设计的切断组件和传输组件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打结处进行切断,并将断线端头传输至操作口,从而使得人员对断线的对接打结更加方便,使得绕卷纱线的效率更高,方便卷线完毕后对卷筒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线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纺织加工中,通过纱线的使用,实现织布操作,同时纱线的使用,涉及到对其进行收卷,需要使用收卷筒,然而现有的收卷筒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在通过收卷筒对纱线进行收卷时,通常需要对纱线进行排列,避免纱线在收卷过程中堆积在一处,但是在进行收卷过程中,部分纱线存有纱疵或者打结等情况,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需要停机对纱线上纱疵和毛絮进行清理如果纱线打结,需要将打结部位减掉,然后重新对接,人员在收卷筒旁边操作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在纱线卷绕时对打结纱线进行处理的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卷筒的纺织线卷绕设备,包括底座和导纱线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外侧套接有卷绕筒,所述底座一侧固定有L型架,且L型架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与双向丝杆底端固定的转动电机,且双向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外侧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顶部开有操作口,用于纱线导入且能处理纱线打结的所述导纱线机构安装于安装板外侧。
优选的,所述导纱线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外侧的固定L型框和位于安装板外侧的移动L型框,所述安装板外侧开有移动口,且移动口内滑动插接有与移动L型框外侧相固定的限位板,所述移动L型框和固定L型框表面均固定有用于纱线导入的传输组件,且底部固定有驱动件,所述安装板外侧位于移动L型框和固定L型框之间安装有切断组件,通过导纱线机构实现对纱线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L型板和固定在移动L型框外侧的拉动板,所述L型板一端位于拉动板外侧,并与之相抵,且L型板底部通过安装块固定有导杆,所述移动L型框外侧安装有与L型板外侧相抵的抵块,所述导杆两端均固定有与安装板外侧固定的支撑板,所述导杆靠近固定L型框一端套有与导杆上安装块外侧相抵的挤压弹簧,所述L型板上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与拉动板上均开有用于纱线传输用的传输口,且支撑座顶部外侧安装有两个切断件,通过切断组件能够实现纱线打结处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对打结处进行切断。
优选的,所述切断件包括固定在支撑座顶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滑动插接有棱形柱,且棱形柱顶部固定有梯形块,所述安装板外侧对应梯形块位置处固定有与梯形块相适配的梯形调节块,所述棱形柱底部安装有切刀,且L型板表面对应切刀位置处固定有斜面切割台,所述梯形块与梯形调节块相邻面安装有贴片式压力传感器,通过切断件实现对纱线打结处的两端进行切断。
优选的,所述切刀包括梯形刀片,所述梯形刀片一端固定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外侧固定有与棱形柱滑动插接的棱柱杆,所述棱柱杆外端套有与棱柱杆外端和棱形柱外侧相抵的调节弹簧,通过梯形刀片与斜面切割台接触后,斜面的设计使得梯形刀片能够在受到向下压力的同时,沿着斜面滑动,从而使得对纱线的切断更加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蓝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蓝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