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R阀温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551.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娇蓉;陈国伟;姜振岳;陈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47 | 分类号: | F02M26/47;F02M26/65;F02M26/35;F02M26/2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乐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r 温度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EGR阀温度传感器,包括EGR阀本体,所述EGR阀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箱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冷凝器的设置,达到了对第一进气管排入的空气进行制冷处理的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电机的设置,达到了对制冷后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气管排入散气板内的效果,通过散气板的设置,可以对温度传感器本体进行物理散热,通过第二电机和螺纹杆的设置,可以对螺纹套通过滑槽和滑块进行左右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GR阀技术领域,具体为EGR阀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EGR阀是一个安装在柴油机上用来控制反馈到进气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通常位于进气歧管的右侧,靠近节气门体,有一通向排气歧管的短金属管与它相连,其作用是对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进行控制,使一定量的废气流入进气歧管进行再循环,EGR阀是废气再循环装置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的部件,但是现有的EGR阀内部温度和废气可能会造成温度传感器部分零件损坏,大大的降低了温度传感器工作效率,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EGR阀温度传感器,具备散热效果好和密封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EGR阀内部温度和废气可能会造成温度传感器部分零件损坏,大大的降低了温度传感器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EGR阀温度传感器,包括EGR阀本体,所述EGR阀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箱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风扇箱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输出口且位于EGR阀本体的内腔连通有散气板,所述EGR阀本体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夹紧箱,所述夹紧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正表面螺纹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体,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尘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卡接于固定箱的内腔,所述固定箱的内腔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正表面插接于支撑杆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EGR阀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所述EGR阀本体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正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输入口连通于EGR阀本体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明窗,所述EGR阀本体顶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风扇箱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风扇箱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散气板相互远离一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于EGR阀本体内腔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夹紧箱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于螺纹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夹紧箱内腔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