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弹簧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1210.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华;梁鑫;罗世辉;虞大联;冉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4 | 分类号: | F16F9/04;F16F9/34;F16F13/22;B61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陕芳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弹簧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及轨道车辆,该空气弹簧包括具有第一气室的第一气囊和位于第一气囊下方的外橡胶堆,还包括具有第二气室的第二气囊和隔离板,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外橡胶堆之间,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所述隔离板分隔,所述隔离板具有可启闭的孔部,所述孔部连通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该空气弹簧的结构设计能够根据应用环境的变化调节刚度,减震效果好,能够提高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为利用空气可压缩的性质实现弹性作用的一种弹簧,具有缓冲、减震和作动等功能,通常应用在汽车车辆和轨道车辆中。
以磁浮轨道车辆为例,空气弹簧作为二系悬挂的关键部件,不仅具有连接车体和悬浮架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传递悬浮架和车体之间的力作用。
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对于空气弹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空气弹簧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单一,限制了空气弹簧的应用。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现有空气弹簧,使其刚度能够调节,减震效果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及轨道车辆,该空气弹簧的结构设计能够根据应用环境的变化调节刚度,减震效果好,能够提高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平稳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包括具有第一气室的第一气囊和位于第一气囊下方的外橡胶堆,还包括具有第二气室的第二气囊和隔离板,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外橡胶堆之间,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所述隔离板分隔,所述隔离板具有可启闭的孔部,所述孔部连通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弹簧,在第一气囊和外橡胶堆之间增设了第二气囊,第一气囊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囊的第二气室之间通过隔离板分隔,隔离板上还设有可启闭的孔部,该孔部能够连通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这样设置后,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开启孔部以连通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或者关闭孔部以隔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从而改变空气弹簧的刚度,使空气弹簧能够根据实际运用调节来调节刚度,以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应用于车辆时可提高乘车舒适性和平稳性。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有内橡胶堆。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内橡胶堆的顶部与所述隔离板固接。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隔离板的外圈设置有金属圈。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第一气囊的顶端的外周设置有金属带。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金属带硫化固定于所述第一气囊。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3~6mm,和/或,所述孔部的数量为3~8个,多个所述孔部绕所述空气弹簧的中心在同一圆周上均匀排布,和/或,所述孔部的直径为3~6mm。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所述孔部设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气阀,所述气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孔部。
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还包括盖板部和底座,所述外橡胶堆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盖板部设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盖板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的通气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悬浮架,所述车体和所述悬浮架之间通过空气弹簧连接,所述空气弹簧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
由于上述空气弹簧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空气弹簧的轨道车辆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空气弹簧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