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状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026.2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8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状态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机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状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二ACL令牌;分别接收第一检测点设备、第二检测点设备发送的目标报文,根据报文信息,获取第一检测点设备与第二检测点设备间的网络状态。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硬件令牌桶实现采集网络系统中采集点的目标报文,从而在完成网络状态分析的同时,消耗较少的算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络状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IP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业务通过IP网络传输,语音、视频等业务对网络丢包非常敏感,因此对端到端的性能故障诊断和性能质量评价要求较高。当前需要通过对业务报文进行标记的方法实现对IP网络的丢包率、时延的统计,达到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的目的。
ACL(Access Control Lists,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基于包过滤的访问控制技术,它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对接口上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允许其通过或丢弃。
在一种方案中,使用处理器控制ACL匹配特征报文上送分析,消耗较多处理器的算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状态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用于网络状态分析的性能开销过大的问题。
具体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状态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的分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所述第一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一ACL令牌,执行指令以特定标志标记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二ACL令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二ACL令牌,执行指令以查询带有特定标志的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分别接收第一检测点设备、第二检测点设备发送的目标报文,根据报文信息,获取第一检测点设备与第二检测点设备间的网络状态。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所述第一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一ACL令牌,执行指令以特定标志标记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包括: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所述第一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一ACL令牌,执行指令以特定标志标记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向分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报文在第一检测点设备的入端口时间戳;所述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二ACL令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二ACL令牌,执行指令以查询带有特定标志的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包括: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二ACL令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二ACL令牌,执行指令以查询带有特定标志的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向分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报文在第二检测点设备的入端口时间戳;所述分别接收第一检测点设备、第二检测点设备发送的目标报文,根据报文信息,获取第一检测点设备与第二检测点设备间的网络状态,包括:根据目标报文在第一检测点设备的入端口时间戳和目标报文在第二检测点设备的入端口时间戳,获取第一检测点设备与第二检测点设备间的网络时延。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所述第一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一ACL令牌,执行指令以特定标志标记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地向网络系统的第一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一ACL令牌;所述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检测点设备的令牌桶添加第二ACL令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备用于使用第二ACL令牌,执行指令以查询带有特定标志的目标报文,并复制目标报文转发至分析设备,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地向网络系统的第二测点设备发送第二ACL令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