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冲压多孔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008.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亚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4 | 分类号: | B21D28/04;B21D28/3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多孔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冲压多孔成型模具,属于红冲锻打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机无法实现多向冲压的问题。本设计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夹具,夹具的上方设有重力块,重力块上设有油缸,重力块上还可拆卸连接有与夹具同中心线的冲压头一,重力块上以夹具的中心线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均的下端均朝向远离夹具方向倾斜,两个导向柱上均连接有冲压头二且冲压头二均朝向夹具方向,冲压头二均抵靠在底板上且当重力块下降时导向柱能够带动两冲压头二向夹具同步靠近移动。本设计在保证冲力的同时实现了多向冲压技术,大大的方便了我们对柱状工件对称孔位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冲锻打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压机,尤其涉及一种冷冲压多孔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我们常规的生产车间里毛胚工件加工成型一般都具有很多道工序,常见的工序有车削、冲压、氧化、抛光等。其中冲压的加工工序尤为常见,一般都是使用冷冲压机来完成的,常规的冷冲压机由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冲压头和夹具组成,冲压头上一般连接着油缸以及质量较大的重力块,将工件固定在夹具上,然后油缸推出将冲压头朝向夹具方向下落,重力块的势能转化为下落时的动能再加上油缸推出时作用在冲压头的推力两者叠加能使得冲压头给予工件较大的力来使其发生形变,一般的冷冲压都是以在工件上打孔居多,冲压头瞬间接触工件能将工件击穿,十分方便对大件的不方便上车床的工件进行打孔。
但是随着我们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现对一类柱状工件的外周面冲孔,使用我们常规的冲压机则完全无法完成,尤其是在柱状工件的外周面上冲压出两个相互对称的孔位以我们现有的垂直冲压机,需要两次冲压才能完成,但是冲压出来的孔位对称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在冲压第二孔的时候需要将工件换位。后来我们也有想到将垂直冲压头切换到水平位置通过两个水平对峙的冲压头也通过油缸来驱动对柱状工件的外周面进行冲压来加工出孔位,但是经过试验无法完成,其原因总结出有两点:其一是油缸的推力不够水平冲压头在工件外周面上冲出孔位,垂直冲压头之所以能轻松进行冷冲主要是由于其下落的时候叠加了重力块的势能以及油缸的推力,而水平冲压头没有重力块的夹持只能由油缸来提供推力气推力明显推力不足;其二是要想同时在柱状工件的外周面上同时冲压出孔位需要两个水平冲压头的同时接触到工件外周面使得两者水平方向的冲力相互抵消,这样对两个水平冲压头的同步性有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冲压多孔成型模具。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冲压机无法实现多向冲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冷冲压多孔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的上方设有重力块,重力块上设有油缸,所述重力块上还可拆卸连接有与夹具同中心线的冲压头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块上以夹具的中心线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均的下端均朝向远离夹具方向倾斜,两个导向柱上均连接有冲压头二且冲压头二均朝向夹具方向,所述冲压头二均抵靠在底板上且当重力块下降时导向柱能够带动两冲压头二向夹具同步靠近移动。
本冲压机主要是为冲压加工柱状工件的外周面上对称的孔位而设计的,本冲压机采用两个水平对峙的冲压头二来加工工件上的孔位,水平对峙的意思是两个冲压头二是以夹具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的,当两个冲压头二同步朝向夹具方向移动时能将夹具内的工件的冲压出对称的两个孔位,由于两个冲压头二是同时接触工件且其力的作用方向刚好相反,所以两个冲压头二对工件产生的冲力能刚好相互抵消,实现了多向冲压技术。
本冲压机的两个冲压头二通过导向柱与重力块连接,冲压头二是通过重力块下落来提供移动的动力,在重力块上还设有提高推力的油缸,使得冲压头二的冲力与常规的垂直冲压机的冲压头的冲力相当,在保证冲力的同时实现了多向冲压技术,大大的方便了我们对柱状工件对称孔位的加工。而且两个冲压头二都是通过同一个重力块来提供动力,这样只要重力块下落就能使得两个冲压头二同步朝向夹具方向运动,同步度极高,十分方便操作,实现了多向冲压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亚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中亚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