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062.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周;何云山;姚茂吉;周敬;覃英林;郑绍信;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9/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直流 接触器 测压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包括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一侧设有转接机构,底座(17)另一侧设有推动机构、旋转轴和凸轮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转接头(7),转接头(7)穿过定位块(8)并与第一螺母(4)、第一垫片(5)和分流片(6)连接,定位块(8)通过第一螺钉(2)与固定块(1)连接,在定位块(8)和固定块(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与定位块(8)连接。本发明避免了测试时对产品接线柱的螺纹孔及外观镀银表面的损伤,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测压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接触器中,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压降测试,如图1和2所示,该产品为高压直流接触器,测试原理为:在2个大的接线柱(42)间输入28Vd.c.,200A的负载,通过4个小的接线柱43间加28Vd.c.的脉冲电源进行切换,加负载产品动合三次后暂停,此时产品内部的动触点44与2个大的接线柱42之间形成回路(图2),用万用表的电笔测2个大的接线柱(42)之间的电压,看此时两接线柱42间的压降值是否在产品设计的范围内(≤40mV)。
传统的测试方法为:测试时,接2个大的接线柱42所采用的是转接线22,接其余4个接线柱43所采用的是带有夹子的普通电源线;2个大的接线柱42通过转接线22分别与设备的转换端和动合端相连,4个小的接线柱43通过普通电源线接入设备的公用电源端。该方法测试时,虽然测试的数据结果也准确,但会出现如下问题:①接2个大的接线柱42时,需要用锁紧螺钉穿过转接线22的铜板过孔锁紧在接线柱42上,在锁紧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把接线柱42螺纹孔的镀银表面拧伤;②由于转接线22的两端是铜板且表面不平,在拧紧螺钉时,会产生扭矩且是刚性接触,容易在接线柱22的端面产生压印和刮伤,对产品的外观造成影响;③测试时,需要循环的锁紧与松开螺钉,测试速度慢,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使用转接头代替螺钉将转接线与接线柱锁紧连接的结构,避免测试时对产品接线柱的螺纹孔及外观镀银表面的损伤,同时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转接机构,底座另一侧设有推动机构、旋转轴和凸轮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转接头,转接头穿过定位块并与第一螺母、第一垫片和分流片连接,定位块通过第一螺钉与固定块连接,在定位块和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定位块连接。
上述的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所述转接头的第一连接段穿入分流片的第二过孔中,然后第一垫片,通过第一螺母锁紧,实现转接头与分流片互相连接;所述转接头的第二连接段压人定位块的第一配合孔中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装入固定块的第一定位孔中,通过4个第一螺钉穿过固定块的第一过孔,并旋入定位块的第一螺纹孔中,实现固定块与定位块的锁紧连接。
上述的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所述分流片与转接线通过两个第二垫片、第二螺钉及第二螺母实现锁紧连接。
上述的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所述转接机构通过两个第一螺钉穿过定位块的第三过孔并旋入底座的第四螺纹孔中实现转接机构与底座连接。
上述的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软压块,软压块通过第一沉头螺钉锁紧在导向块的A面上;所述导向块的第三连接段垂直压人支撑块的方型腔中形成0.02-0.04mm的间隙配合,并把两个第二弹簧放入支撑块的第二定位孔中,而后用两个第一沉头螺钉把挡块锁紧在支撑块的B面上,所述推力机构通过两个第一螺钉穿过底座的第四过孔并旋入支撑块的第二螺钉孔中实现紧固连接。
上述的用于高压直流接触器测压降的装置,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和摇杆,所述摇杆的第六连接段旋入凸轮的第三螺纹孔中;所述凸轮的第二配合孔与旋转轴的第四连接段形成0.02-0.03mm的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