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9408.1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双双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双向 加压 洗胃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收集罐在收集满之后,容易通过出气孔排出,出气孔无法在液体排出时自动密封的问题,包括主体,安装件,安装头,移动件;所述主体为洗胃装置本体,且主体为L形结构,并且主体的前端安装有两个收集罐;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两侧,且安装件的内部插入安装有收集罐的底部。移动件是用来安装在内腔内部的,使得收集罐内部液体满了之后,液体可以与底件的底部接触,进而通过浮力顶动移动件向上移动,使得移动件的顶端可以与内腔的内部顶端接触,进而自动密封,避免液体持续通过内腔向外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
背景技术
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时间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
例如申请号:CN201510145752.1中涉及一种电动洗胃装置,包括台式洗胃控制机和洗胃机显示器,在台式洗胃控制机上侧设有洗胃机操作台,洗胃机操作台前侧设有前置操作盘,前置操作盘上设有操作台开关按钮,操作台开关按钮下侧设有水质指标线,前置操作盘右侧设有水温按键,水温按键下侧设有数据传输导线,数据传输导线下侧连接集成线路盒,洗胃机操作台右侧设有溶液输出导管插口,溶液输出导管插口右侧设有溶液输入导管插口,前置操作盘下侧设有出水量调节板,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给肠胃中毒的患者进行洗胃治疗时,操作灵活,使用方便,能全面的作用于患者胃部,使治疗更彻底,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收集罐在收集满之后,容易通过出气孔排出,出气孔无法在液体排出时自动密封,且现有的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胃管插入之后,固定效果较差,无法借助患者咬合力辅助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收集罐在收集满之后,容易通过出气孔排出,出气孔无法在液体排出时自动密封,且现有的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胃管插入之后,固定效果较差,无法借助患者咬合力辅助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消化内科双向加压洗胃装置,包括主体,安装件,安装头,移动件,固定件,咬合件和插管;所述主体为洗胃装置本体,且主体为L形结构,并且主体的前端安装有两个收集罐;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两侧,且安装件的内部插入安装有收集罐的底部;所述安装头的底部插入安装在主体的收集罐内部;所述固定件为塑料材质,且固定件处于主体的前端;所述插管为透明管状结构,且插管的内端与主体的连接头相连接;
所述移动件包括有外槽,底件,顶杆,所述移动件整体为泡沫材质,且移动件的外侧设有环状排列的外槽,并且外槽为弧形结构;所述移动件的底部设有底件,且底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底件的底部为喇叭状结构;所述移动件嵌入安装在内腔的内部;
所述咬合件包括有咬合槽,顶板,插齿,所述咬合件为T形结构,且咬合件的外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咬合件的外侧设有咬合槽,且咬合槽为弧形结构,并且咬合槽的截面为V形结构;所述咬合件的内端设有顶板,且顶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并且顶板的两端通过圆杆与咬合件的两侧内端相连接;所述咬合件插入安装在导向槽的内部,且咬合件内端顶板两侧的圆杆外侧套装有弹簧,且弹簧与固定件的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储液槽,翻转板,所述主体的顶端设有储液槽,且储液槽为L形结构;所述储液槽的外端设有出液管,且出液管的外端设有堵头;所述储液槽的顶端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翻转板,且翻转板为L形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双双,未经崔双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9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