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9140.1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甲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磨术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27/00;B24B41/06;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边 去除 毛刺 装置 | ||
一种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包括:基座、除毛刺机构、传送机构与定位机构,除毛刺机构、传送机构与定位机构均设置于基座上,除毛刺机构与传送机构设置于定位机构的两侧,除毛刺机构包括若干除毛刺组件,每一除毛刺组件间隔设置于基座上,每一除毛刺组件均设置有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连接,每一第一磨头与每一第二磨头相邻设置且排布成圆形组合磨头。组合磨头在转动时,钣金材料以上的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相继对钣金材料边缘的一面进行一次与二次打磨,钣金材料以下的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对钣金材料边缘的另一面进行一次与第二打磨,从而实现钣金材料边缘的双面打磨,操作简单快捷,大大提高打磨效率,同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钣金材料一般为普通冷轧板、镀锌钢板、热浸镀锌钢板、不锈钢、铜板与铝板等,钣金材料在加工时一般需要先将大规格材料进行剪切成合适规格的产品,由于钣金材料在剪切后边缘会出现毛刺,传统去钣金边缘毛刺的方式为手工利用砂纸打磨,费时费力,打磨效率也低,同时手动对大片钣金材料打磨时,移动或操作钣金材料时不便,打磨时容易被割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独权所能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
一种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包括:基座、除毛刺机构、传送机构与定位机构,所述除毛刺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除毛刺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另一侧,所述除毛刺机构包括若干除毛刺组件,每一所述除毛刺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每一所述除毛刺组件均设置有若干第一磨头与若干第二磨头,所述第一磨头与所述第二磨头连接,每一所述第一磨头与每一所述第二磨头相邻设置且排布成圆形组合磨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多个定位柱之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除毛刺组件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多个定位柱的一侧,所述第一磨头与所述第二磨头的组合体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旋转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除毛刺组件与每一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磨头与所述第二磨头的组合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部与第二传送部,所述第一传送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定位柱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底部,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与第二传送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第一空腔、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除毛刺机构还包括多个位置调节组件,每一所述除毛刺组件与每一位置调节组件一一对应连接。
上述钣金侧边去除毛刺装置,将待打磨的钣金材料放置于传送机构上,并将钣金材料的边缘抵接于定位机构用于固定边缘位置,启动除毛刺机构,使得组合磨头转动,其中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为不同打磨强度的软质材料,钣金材料经传送机构移动到组合磨头处进行打磨,组合磨头在转动时,钣金材料以上的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相继对钣金材料边缘的一面进行一次与二次打磨,钣金材料以下的第一磨头与第二磨头对钣金材料边缘的另一面进行一次与第二打磨,从而实现钣金材料边缘的双面打磨,操作简单快捷,大大提高打磨效率,同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磨术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磨术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9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