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540.0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时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宗义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2;B32B5/08;B32B27/06;B32B27/12;B32B15/08;B32B37/06;B32B37/10;D04H1/4291;D04H1/4342;D04H1/4358;D04H1/4242;D04H1/435;D04H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织造 合成 金属板 复合 防刺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包括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树脂膜层和合金金属板层,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树脂膜层和合金金属板层由外到内依次复合,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设置有N(N=1~50)层,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由30%~1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0~30%其它纤维组成,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通过混纤、开松、梳棉、铺网、针刺成布工艺流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将纤维非织造布和合成金属板两种软硬材料进行完美复合,组成半软结构,由本防刺片制成的防刺服轻薄舒适,大大降低穿戴者施行剧烈运动的局限性,且防护能力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刺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刺片主要用于防刺服的制造,防刺服用超高强纤维布料制成,防刺服具有防刀割、防刀砍、防刀刺、耐磨损、防尖锐物刮划和防盗窃功能。遇磨损或用尖刀、利刃、尖锐物切、割、砍、刮、蹭、划时可保护穿着者不受割伤、划伤、蹭伤、砍伤。
现有防刺服分为非金属防刺服和金属防刺服,在实际使用和市场需求上也是各有优势。金属防刺服防护能力强但灵活度较低,非金属防刺服灵活度高但防护能力较弱,为了将非金属防刺服和金属防刺服的优点进行综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将纤维非织造布和合成金属板两种软硬材料进行完美复合,组成半软结构,由本防刺片制成的防刺服轻薄舒适,大大降低穿戴者施行剧烈运动的局限性,且防护能力较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包括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树脂膜层和合金金属板层,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树脂膜层和合金金属板层由外到内依次复合,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设置有N(N=1~50)层,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由30%~1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0~30%其它纤维组成,所述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层通过混纤、开松、梳棉、铺网、针刺成布工艺流程制成,所述树脂层膜由热塑性或热固性或混合型树脂雾化制成,所述合金金属板层设置有M(M=1~5)层,所述合金金属板层由厚度为0.1~1mm合金金属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其它纤维包括并不局限于:芳纶纤维、氨纶纤维、碳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晴纶纤维、丙纶纤维、维纶纤维、氯纶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石棉纤维等。
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准备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30%~100%、其它纤维:0~70%通过混纤、开松、梳棉、铺网、针刺成布工艺制成纤维纺纱;
(S2)、将S1中准备好的纤维纺纱依据ZL200710064149.6专利中的所述方法,将纤维纺纱进行卷曲,按公式:L/dtex=24(式中:L为纤维切断长度,dtex为纤维细度)计算所需长度,切割成短切纤维纺纱;
(S3)、将S2中所得短切纤维纺纱依据ZL200610089367.0专利中的所述方法,进行混纤、开松、梳棉、铺网、针刺成布工艺制成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
(S4)、将准备好的合成金属板表面覆盖树脂层膜;
(S5)、将S3中所得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与S4中所得覆盖树脂层膜的合成金属板进行加热加压复合定型,制成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宗义,未经时宗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自动恒温供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摄一体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