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009.3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86;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元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797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手术 循环 过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和方法,包括工作主机、叶轮泵和过滤器,所述工作主机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锁紧开关,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主机和一次性过滤消杀装置两部分组合工作的模式,避免因器械感染而导致病人感染的医疗事故,保证手术安全,一个病人一套过滤消杀装置,用完即时回收处理,主机经过外表消毒后继续配合一次性过滤消杀装置工作;系统通过微创手术穿刺激连接到病人腹腔,工作时,将病人腹腔烟雾吸出,过滤消杀后形成洁净气体再回到病人腹腔内,往复循环并始终保持病人腹腔内压力动态平衡,不会出现塌陷影响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和方法,属于排烟过滤消毒杀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应用,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在腹腔中会严重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排出到室内会严重影响医生的身体健康。经研究证实,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微创手术使用的激光器械、电凝刀、热疗设备、超声手术刀、电动工具和其它电外科手术器械等手术工具产生的烟雾包含有600余种有机化合物,大部分都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电外科设备可以产生小至0.1μm的颗粒,激光类设备可以产生平均直径0.3μm-6.5μm的颗粒。这些微小的颗粒被人体吸入后,就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并到达身体各个器官。在烟雾中还可能存在有牛纤维乳头状瘤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完整的DNA片段病毒颗粒,细胞活性碎片,DNA片段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长期暴露于这些污染的环境中,会诱发医护人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疾病。
微创手术中产生的有害烟雾影响手术操作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没引起医护人员以及相关机构、政府部门等高度重视,关爱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已刻不容缓并需立即行动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包括工作主机、叶轮泵和过滤器,所述工作主机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锁紧开关,所述工作主机前端远离显示屏的一侧对应叶轮泵开设有叶轮泵安装位,且所述叶轮泵安装在叶轮泵安装位的内部,所述叶轮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工作主机靠近叶轮泵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连接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连接气管远离过滤器的一端穿过工作主机与叶轮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气管远离过滤器的一端和出气管远离叶轮泵的一端均连接有穿刺器。
优选的,所述工作主机的外壁上对应过滤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所述过滤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工作主机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和穿刺针组成,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穿刺套管连通,且所述穿刺针插接在穿刺套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由微米级的纳米滤网和气触媒凝胶组成。
用于一次性微创手术循环排烟过滤消杀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微创手术前准备:打开一次性除烟、过滤消杀装置、将过滤器和叶轮泵安装在工作主机上,将进气管、出气管分别连接到微创手术两个穿刺器的气口上,形成气流回路;
第二步、手术开始:接通工作主机的电源,风量在最低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