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风噪用便携式语音减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7312.1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尹继东;陈斯豪;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王记明;周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风噪用 便携式 语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递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风噪用便携式语音减噪装置,其包括限位固定块、引导滑轨以及减噪组件;用于移动设备夹紧定位的所述限位固定块为U型且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限位固定块内周面上对称开设有用于移动设备引导的引导滑轨,所述限位固定块内部嵌设有用于户外风声减噪的减噪组件,所述减噪组件位于所述引导滑轨之间,减噪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户外声音因为风的吹动而造成的风力干扰问题,同时可以保证声音命令对于智能设备的控制的识别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递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风噪用便携式语音减噪装置。
背景技术
降噪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消声器,其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器。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噪音降低时,通常采用消音的方式,常见的有消音器,但是消音器如果使用到语音控制领域时,即会出现因为结构较为复杂因而无法很好适配小型通讯设备的适配以及信号噪音地降低,同时现有技术在这个方面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风噪用便携式语音减噪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小型通讯设备在室外声音采集效果较差且容易出现杂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限位固定块、引导滑轨以及减噪组件;用于移动设备夹紧定位的所述限位固定块为U型且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限位固定块内周面上对称开设有用于移动设备引导的引导滑轨,所述限位固定块内部嵌设有用于户外风声减燥的减噪组件,所述减噪组件位于所述引导滑轨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设置了限位固定块和减噪组件,其中减噪组件用于对于外接接收的声音进行环境杂音的处理,同时也会进行细小声音频率干扰的消除,具体为:当外界声音首先经过第一次预加工处理后,会导入到减噪组件中,减噪组件根据其内部设置的相应模块或者原件进行相关的减噪操作,同时特殊设置的限位固定块可以针对移动小型设备进行紧密固定,固定形式最终效果为手机手机壳的连接方式,不影响携带。
所述减噪组件包括扬声模块、一级降噪处理模块、收音模块以及二级降噪处理模块;所述扬声模块与所述收音模块之间设置有降噪模块,所述降噪模块内间隔嵌设有用于噪音处理的所述一级降噪处理模块和加强噪音处理的所述二级降噪处理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扬声模块、一级降噪处理模块、收音模块以及二级降噪处理模块的联合作用下,会对外界传入进来的声音进行一个处理,保证声音传入到智能设备中时,可以清晰完整。
所述减噪组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声音汇集传输的传音腔,所述传音腔一侧连接有用于声音传递的若干透音孔,若干所述透音孔旁间隔设置有移动设备出音用的放音孔,所述放音孔由弹性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传音腔的设置可以保证声音传递,将声音置于一个导向腔中,形成与现有纸杯传声一样的振动环境中,保证声音传递的一个平稳进行,解决现有技术中声音传递的嘈杂问题。
所述传音腔另一侧开设有导音孔,所述导音孔材料为弹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导音孔设置有弹性材料的目的在于,可以将声音本身的振动进行一个传递,依据声音传递是通过振动产生的原理进行,保证传递过程的不失真。
所述传音腔内部两侧敷设有用于外接杂音隔绝的隔音料,所述隔音料敷设范围小于所述透音孔所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隔音料的敷设,可以在起到隔音的同时进行声音的辅助传递,现有技术中,隔音材料往往会进行声音的隔绝,不会进行传递的利用,这就导致隔音材料功能单一,传音效果较差。
所述收音模块内间隔均布设置有若干用于声音聚集的声音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科工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