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5907.3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素杰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F26B25/00;F23B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茶叶 热气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壁中开设有进料槽。该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通过设置烘干机构,当热气流至筛板的底部时,由于是固固传导,导热钢片提高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将筛板底部的热量快速聚拢,残余的热气在斜板的作用下向下回流,热气集中加热密封管内部的冷却水,高温水上浮,流经螺旋冷却管和循环管,将热量传递给送料板顶部的茶叶,降完温的冷却水储存至水箱的内部,如此循环,利用固液传递,将聚集的大量的热量通过液体均匀分摊给茶叶,避免局部焦糊,通过设备内部的水循环,解决了传统固固传递容易造成茶叶局部焦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烘干是将茶叶内部残留的一小部分水分通过热量蒸发带走,延长了茶叶的保质期,避免发霉变质。
传统的茶叶烘干机在工作室,内部燃烧机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不能充分燃烧,为完全燃烧的木炭会堵塞设备内部。在燃烧过程中,热烟气在烟气通道内无法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大量的剩余热量最终只能排放到大气中,热量损失较大,热效率低,既浪费木材、煤炭等燃料资源又污染环境。并且,传统的固固导热方式不能均匀烘干茶叶,会导致茶叶局部焦糊。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解决了传统茶叶烘干设备在工作时,可以在保证充分燃烧的情况下,避免燃烧过快,导致局部焦糊,同时提高了热效率,节约原材料的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烘干茶叶的热气发生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壁中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室,所述换热室的下表面与燃烧室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室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的底部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位于换热室的内部,所述换热室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设置有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位于燃烧室的内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排屑管。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外表面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的外表面与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翻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防尘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进风板,所述进风板的内表面与传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进风板的外部设置有聚风套筒,所述聚风套筒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的壁中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与支撑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翻板的壁中,所述翻板的底部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外表面与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分别安装在防尘罩的内部和进风板的底部,所述扇叶位于聚风套筒的内部,所述聚风套筒的壁中转动连接有转板。
所述回流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双向挡板,所述双向挡板的外表面与回流管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双向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外表面与回流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芯的底部设置有止回板,所述止回板的外表面与回流管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止回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素杰,未经张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