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5811.7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唐丽英;李季;王博涵;刘雪峰;何晓东;侯淑芳;宁娜;周荣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3/08;G01N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腐蚀 疲劳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试验回路、疲劳试验机、高压釜和控制系统;
超临界二氧化碳试验回路与高压釜进出口连接,为试验提供所需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试样通过夹具安装于高压釜内的样品台上,并通过拉伸轴与疲劳试验机加载系统相连,疲劳试验机通过拉伸轴对试样进行疲劳加载,控制系统控制超临界二氧化碳试验回路、疲劳试验机和高压釜,从而实现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试验回路包括用管路依次连接的气源(1)、压力表A(2)、过滤器A(3)、截止阀A(4)、增压泵(5)、缓冲器(6)、高压储罐(7)、压力传感器(8)、压力表B(9)、安全阀(10)、截止阀B(11)、预热器(12)、截止阀C(13)、过滤器B(14)、背压阀(15)、单向阀A(16)、在线气体监测仪(17)和废气处理装置(18),连接在截止阀A(4)和截止阀B(11)之间的截止阀D(19),连接在截止阀C(13)和在线气体监测仪(17)之间的截止阀E(20)和单向阀B(21),以及与气源(1)出口连接的截止阀F(22)和真空泵(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5)的高压气体出口到所述背压阀(15)之间管路上设置加热保温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8)中装有用于中和尾气的碱性溶液KOH或NaO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试验回路管路采用不锈钢耐压仪表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釜(24)倒置于疲劳试验机的托台(25)上,通过连接杆(26)与疲劳试验上横梁(27)连接,高压釜(24)内设有样品台(28),试样(29)两端通过夹具(30)分别与样品台(28)和拉伸轴(31)连接,拉伸轴(31)伸出高压釜后与疲劳试验机加载系统(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釜(24)采用高温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控制单元(33)、温度控制单元(34)、试验机控制单元(35)和数据记录单元(36);其中所述压力控制单元(33)通过线路同增压泵(5)、压力传感器(8)、高压釜(24)的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34)通过线路同预热器(12)和高压釜(24)的控温热电偶连接,试验机控制单元(35)与疲劳试验机加载系统(32)连接,数据记录单元(36)与压力控制单元(33)、温度控制单元(34)、试验机控制单元(35)和在线气体监测仪(17)连接,用于记录温度、压力、气体成分和疲劳试验相关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控制单元(35)与疲劳试验机加载系统(32)连接,在试验机控制单元(35)上设置有疲劳试验模式、载荷、位移、频率、波形和试验结束条件试验参数。
10.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方法基于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试样;通过控制系统将疲劳试验上横梁(27)向上移动,带动高压釜体向上移动,分开高压釜体和高压釜盖后,将试样(29)与夹具(30)连接,夹具(30)上端与所述样品台(28)连接,下端与所述拉伸轴(31)的一断奶连接,拉伸轴(31)的另一端伸出高压釜盖后与疲劳试验加载系统(32)连接;
2)拧高压釜;试样安装完毕后,缓慢下降疲劳试验上横梁(27),使得高压釜体和釜盖在重力作用下自吻合,按照螺栓编号次序拧紧高压釜螺栓,使得高压釜密封好;
3)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抽真空和吹洗;多次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回路进行抽真空和吹洗,直至在线气体监测仪(17)中气体成分数据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4)升压;调节增压泵(5)的高压气体出口到所述背压阀(15)之间管路上的加热保温带的温度至40~80℃之间,打开压力控制单元(33)控制增压泵(5)给整个系统升压,并调节背压阀(15),使得回路中压力达到目标试验压力;
5)升温;打开温度控制单元(34)控制预热器(12)和高压釜(24)升温,直到温度稳定至目标试验温度;
6)开始试验;打开试验机控制单元(35),设定控制试验模式、载荷、位移、频率、波形和停机条件试验参数,然后开启自动加载模式,直至疲劳加载结束,在试验过程中所有温度、压力、二氧化碳气体成分和疲劳试验相关数据均通过数据记录单元(36)记录;
7)试验结束;当试验结束后,保存试验数据,先关闭试验机控制单元(35),然后停止加热,待工质温度降至室温后,释放管路内CO2后,试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8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