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5586.7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纯;黄磊;韩严法;杨钰;甄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连续 冷却 转变 曲线 测量方法 | ||
1.一种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膨胀法测得材料的临界点,包括相变开始温度Ar3,相变结束温度Ar1;
2)选定焊接热循环模型,用公式(1)表示:
T(y,t)=f(A,B,C,…,t) (1)
式中,t为时间,T(y,t)为经过时间t之后的温度,A,B,C…为与焊接工艺参数和材料相关的常数;
确定开始冷却温度T0,且T0>Ar3,即确定出连续冷却过程的起始点;T0确定方法如下:
按公式(1)计算时,作为与焊接工艺参数相关常数之一的焊接输入线能量选取最小值;然后将Ar3代入公式(1)后得到对应的时间t1;求得的时间t1有两个值,较大的一个t1值为冷却过程中温度达到Ar3时所用时间,将该t1值向前推移一个时间间隔t2得到t0,最后将t0代回到公式(1)中,计算出的温度即为T0;
由于在连续冷却转变图中只需示出起始点之后的部分,因此,将公式(1)转化为公式(2):
T(y,t)=f(A,B,C,…,t+t0) (2)
将与焊接工艺参数和材料相关的常数代入公式(2),得到对应焊接工艺特征参数的一系列冷却曲线,将这些冷却曲线绘制在同一图中;
3)用步骤2)所述焊接热循环模型进行焊接热循环工艺模拟,采集试验材料的温度和膨胀量,并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膨胀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用公式(3)表示:
E(D,t)=g(t) (3)
式中,E(D,t)为膨胀量;
4)在步骤3)绘制的膨胀量与温度关系曲线中,分别在发生相变前及发生相变后的曲线段上选取N个点,然后将这N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到公式(1)中,求出与常数A,B,C…对应的A',B',C',…,得到公式(4);
E'(D,t)=f(A',B',C',…,t) (4)
式中,N根据公式(1)中常数参数的数量确定;公式(4)对应的曲线为:假定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未发生相变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逐渐减小的变化曲线;
5)将公式(4)绘制成曲线,同时绘制步骤3)中确定的膨胀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对比2条曲线,则2条曲线开始发生偏折时的偏折点即为相变点;然后根据步骤3)中采集的温度、时间与膨胀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发生相变时的温度;2条曲线由分离开始又重新重合的点即为相变结束点;然后根据步骤3)中采集的温度、时间与膨胀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发生相变时的温度;
6)重复步骤3)~步骤5),对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获得的膨胀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的相变点;将这些相变点标定在步骤2)中的各个冷却速度曲线图中,最后将相同相变类型的相变起始点和结束点连接成线,即得到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膨胀法测得材料的临界点,具体是将材料在奥氏体化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然后缓慢冷却,并获取其在冷却过程中的膨胀曲线;应用切线法对膨胀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临界相变温度Ar1、Ar3,其中Ar3对应相变开始温度,Ar1对应相变结束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实际焊接工艺过程,结合包括材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导率,以及焊接输入线能量、预热温度和板厚在内的各顶参数,采用现有的模型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选定对应的焊接热循环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输入线能量或由800℃冷却到500℃时所用的时间即t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5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