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5461.4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豆远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方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C10G7/00;C10G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0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油 主动 结焦 反应 系统 | ||
本发明的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涉及到废油再生的加热装置,该系统,其反应釜罐体为立式筒体罐体,在筒体壁的顶部设有封头,在筒体壁的下部设有漏斗;在筒体壁外依次设有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保护层;在封头上设有出油气管、检修孔、连接器、减速电机、安全阀、压力表、热电偶、真空表;在筒体壁外还设有高温液位计、热电偶,在筒体壁内设有搅拌器,在筒体壁内的上部设有分布器,废油从分布器喷油孔喷出;电磁加热线圈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系统,具有结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加热速度快,保温时间长,使用寿命长,节电,使用方便,加热均匀,电磁加热,科学搅拌器,解决了结焦老大难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废油再生的加热装置,更具体涉及到一种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废油再生时,需要用罐体对废油加热,加热罐体又名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顾名思义就是对罐体内的物体用电进行加热的装置。电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饮料、油脂、化工、颜料等行业。在废油再生中,预热罐、预处理罐、反应釜、分离塔、精馏塔等罐体,在罐体都采用了电加热管进行加热,目前,电加热管不论是采用卧式电加热管或立式电加热管,当废油的温度高于400℃时,电加热管和加热罐体内壁特别容易结焦,电加热管和加热罐体内壁的结焦,严重影响加热效果和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为了大大减少废油在加热罐体内的结焦,节约电能,有待探索一种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罐体为立式筒体罐体,在筒体壁的顶部设有封头,在筒体壁的下部设有漏斗;在筒体壁外依次设有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保护层;在封头上设有出油气管、检修孔、连接器、减速电机、安全阀、压力表、热电偶、真空表;在筒体壁外还设有高温液位计、热电偶,在筒体壁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轴上设有侧刮架、底刮架,在筒体壁内的上部设有分布器,分布器的分布器进油口与进油阀连接,废油从分布器喷油孔喷出;在漏斗的底部设有出油渣管,出油渣管上连接有冷却器、出油渣泵、泄压阀, 电磁加热线圈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其所述反应釜罐体用Q345材质组成,壁厚为10毫米;筒体壁的高度为2000毫米,筒体壁的内径为800毫米;封头的高度为189毫米;漏斗的高度为260毫米;所述分布器是用直径为32毫米的不锈钢管制成环圈,环圈的外径为450毫米,在环圈的下部设有8-10个直径为7毫米的分布器喷油孔。
上述所述的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其所述的减速电机的功率为2.2Kw;所述搅拌器的总高度为2490毫米,侧刮架用直径为32毫米的不锈钢管制成,每两个对称分布的侧刮架组成一层侧刮架,每层侧刮架的直径相同,为796毫米,搅拌器共设四层侧刮架,每层侧刮架相错90度;底刮架呈梯形,梯形的上边长为780毫米,梯形的下边长为250毫米,梯形的高为200毫米,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功率为80Kw。
上述所述的废油主动式防结焦反应系统,其所述的高温液位计为高温液体磁力液位显示计,高温液体磁力液位显示计是在一根竖立的不锈钢主管的上端通过主管上法兰连接有一根不锈钢导管,在不锈钢导管外动配合有一个铁环,在不锈钢主管内设有一个不锈钢浮子,在不锈钢浮子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细长的不锈钢连杆,在不锈钢连杆的顶部设有一个永磁体,当不锈钢浮子位于不锈钢主管的底部时,永磁体位于不锈钢导管的底部,当不锈钢浮子位于不锈钢主管的顶部时,永磁体位于不锈钢导管的顶部,永磁体吸引铁环同步位移,在不锈钢主管的下部连接的下通管上设有下通管法兰,在不锈钢主管的上部连接的上通管上设有上通管法兰,在不锈钢主管的下端设有主管下法兰,主管下法兰连接有封头,上通管法兰与液体罐的上通管连接,下通管法兰与液体罐的下通管连接,在不锈钢主管的外表上设有液位高度标志,在不锈钢导管的外表上也设有铁环升降高度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方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方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集装箱的储能系统
- 下一篇:机器人安全保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