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3847.1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文;刘凯;毛磊;贺颖;王宇帆;张淑慧;张洪;郑添;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8/36;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赵海鹏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系统软件 组态 调试 封装 一体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仪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该方案可供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时使用,支持商用组态工具已开发的算法模型或以代码方式开发的算法模型以模块的方式封装导入统一的组态环境中,并对这些模块以图形化建模方式进行组态,大大提高模块的复用效率和软件组态效率;本方案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对组态后的程序进行单周期或多周期的仿真和调试,并生成测试结果文件;本方案经过组态和测试的软件可直接封装生成动态链接库和配置文件,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可直接在核电厂仪控系统计算分析平台加载运行,同时平台可根据配置文件直接生成程序算法模型的逻辑画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仪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电厂仪控系统应用软件有着如下几个缺陷:
(1)、大多数软件都能由大约200个基础模块组合而成,这些基础模块包括如简单的加法、中值处理、滤波算法等,如复杂的水热物性计算、设备状态监测、安全功能树等。而这些基础模块或已经在商用组态工具中进行了开发、或已通过C语言等代码方式进行了开发,这些模块分散在各个组态环境中无法形成共享,并且通过商用组态工具进行算法组态的成本较高,不利于现场调试。
(2)、由于核电厂对于仪控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核电厂仪控系统应用软件必须经过严格完整的测试。然而通过商用组态工具、代码等方式组态的软件难以直接在组态工具中进行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用例的输入信号程序逻辑计算的输出信号与测试用例中的预期输出信号难以实现自动比对。
(3)、由于核电厂仪控系统有其特殊的要求,常用的组态工具组态的软件需要再通过定制化开发,才能在核电厂仪控系统计算分析平台中加载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通过一个工具实现了如下三个功能:
S1:在组态阶段,对于已经在商用组态工具或用代码方式开发的基础算法模块,支持导入统一的组态环境中,实现所有基础算法模块的共享,并支持对所有共享模块以图形化建模的方式进行应用软件的组态;
S2:通过步骤S1进行组态的应用软件,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对组态后的软件进行单周期或多周期的仿真和调试,并自动生成测试结果,无需使用其他测试工具;
S3:在编译封装阶段,通过vc编译器对软件进行编译,编译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配置,并根据核电厂仪控系统计算分析平台的特性,生成与之匹配的动态链接库和配置文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1通过编译将每个基础算法模块生成动态链接库,识别并暴露每个基础算法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并将上述基础算法模块以输入输出接口连线的方式进行连接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1的应用软件组态完成后,对连接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和模块接口输入输出类型进行匹配性检查,对参数的赋值类型和模块接口参数类型进行匹配性检查,检查基础模块接口的输入输出信号是否已实际全部连接信号或是否与其他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对组态完成后的应用软件进行自动测试时,首先按照一定的规范编写测试用例,即所有的输入信号以“input”作为标记,预期结果以“check”作为标记,通过读取“input”的值作为输入信号,程序完成计算并输出实际计算结果,以“output”作为标记,最终将以“output”为标记的值与以“check”为标记的值进行自动比对,如值一致,则测试通过,如不一致则显示不通过,并显示不通过的测试用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3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