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用多功能剥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3522.3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华;孙珂;王自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光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陈体芝 |
地址: | 277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白内障 手术 多功能 剥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用多功能剥离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剥离装置主体,所述剥离装置主体包括安装框和安装框底部滑动安装的两个眼皮扒开机构,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内为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内设有移动弧板,所述安装室内设有与所述移动弧板中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内的扒开板,所述扒开板的侧面固定有多个扒开钩,所述移动弧板上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有与所述扒开板固定连接的推动柱,所述安装室内设有用于下压移动弧板的挤压弧板。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医生手动操作方式,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用多功能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需要使用到剥离装置,最常见的剥离装置是剥离钳。在剥离钳使用时,需要将患者的上眼皮扒开,从而才方便进行手术作业,现有的方式均为医生手动将患者上眼皮扒开,然后用钳子固定住,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的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上眼皮的固定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在手术时自动扒开患者眼皮并且固定的白内障手术用多功能剥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用多功能剥离装置,包括剥离装置主体,所述剥离装置主体包括安装框和安装框底部滑动安装的两个眼皮扒开机构,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内为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内设有移动弧板,所述安装室内设有与所述移动弧板中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内的扒开板,所述扒开板的侧面固定有多个扒开钩,所述移动弧板上固定有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有与所述扒开板固定连接的推动柱,所述安装室内设有用于下压移动弧板的挤压弧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室的两侧均固定有贯穿移动弧板的导向杆,所述挤压弧板上固定有多个挤压珠,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开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室上方的移动槽,所述挤压弧板有上固定有用于推动所述挤压弧板移动的拉动座,所述拉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挤压弧板位于所述移动弧板外围,所述移动弧板与所述挤压弧板的相交处转动安装有滚轴。
优选的,两个所述眼皮扒开机构均固定有鼻托,两个所述鼻托之间设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眼皮扒开机构还包括镜架和螺栓,所述螺栓螺纹安装在所述眼皮扒开机构上,所述镜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眼皮扒开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上设有位于所述眼皮扒开机构上方的刻度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患者佩戴上剥离装置主体,使得眼睛处于眼皮扒开机构处,通过挤压弧板的下压使得扒开板下降,将上眼皮翻起通过扒开钩卡住,最后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拉力使得上眼皮被向上扒开,并且可以一直固定住上眼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医生手动操作方式,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给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眼皮扒开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扒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扒开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光华,未经孙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3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