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3090.6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遆好伟;梅诗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遆好伟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L27/22;A61L27/36;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征宇 |
地址: | 45331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仿生 血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及制造方法,包括三层结构的人工仿生血管本体,其中人工仿生血管的三层结构分别为天然蚕丝层、稀释液态硅胶层和编织管层,所述稀释液态硅胶层位于天然蚕丝层的内侧,编织管层位于天然蚕丝层的外侧,所述编织管层由羊肠线编织制成,本发明的人工仿生血管,主要采取动物组织和天然生物组成,不会对身体机能产生副作用,容易被身体吸收,仿生血管和血管接头处,分布鱼皮胶低聚肽涂层,促使血管再生功能,最外层为超细羊肠线编织管状,一段时间后,羊肠编织管状物会被再生血管吸收和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血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心血管类疾病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血管移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管移植的最佳选择是采用自体血管,然而由于其来源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血管移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人工血管成为了好的选择。
而目前技术中的人造血管主要采用聚四氟乙烯或涤纶纤维编织物制成,手术时需仔细缝合,且吻合口易形成狭窄和血栓,特别是小内径的人造血管形成狭窄和血栓的几率大;另外在人造血管拐弯时易折,人造血管的内径改变,血流不通畅;同时传统的人造血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被再生血管进行吸收,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及制造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技术中的人造血管主要采用聚四氟乙烯或涤纶纤维编织物制成,手术时需仔细缝合,且吻合口易形成狭窄和血栓,特别是小内径的人造血管形成狭窄和血栓的几率大;另外在人造血管拐弯时易折,人造血管的内径改变,血流不通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包括三层结构的人工仿生血管本体,其中人工仿生血管的三层结构分别为天然蚕丝层、稀释液态硅胶层和编织管层,所述稀释液态硅胶层位于天然蚕丝层的内侧,编织管层位于天然蚕丝层的外侧,所述编织管层由羊肠线编织制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编织管层的表面设有双螺旋状的凸起。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天然蚕丝层、稀释液态硅胶层和编织管层的端头均设有椭圆形凸起,通过三个椭圆形凸起形成中部略鼓的圈形接口。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圈形接口为硅胶润滑脂或动物油脂制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编织管层的表面和圈形接口的表面均涂抹有经过液态处理的鱼皮胶低聚肽。
一种人工仿生血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用于制造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仿生血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直径为5-10μm的天然蚕丝经过杀菌消毒处理后,经过编织后形成天然蚕丝层;
S2,选用液态硅胶经过稀释后形成硅胶溶剂,并最终固化吸附在天然蚕丝层内侧形成稀释液态硅胶层;
S3,选用直径小于40μm的羊肠线编织成无缝的管状结构,并固定在天然蚕丝层外侧形成编织管层;
S4,选用硅胶润滑脂或动物油脂制成圈形接口。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天然蚕丝层的缝隙内填充有可被人体进行吸收的凝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编织管层和所述S4步骤中的圈形接口在用于血管连接时均涂有血管吻合粘合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天然蚕丝编织成的天然蚕丝层可以形成保护层,保证原生再生血管和稀释液态硅胶层不会产生互斥作用,同时保证稀释液态硅胶层内壁的完整光滑性,避免发生阻塞,另外设置双螺旋状的凸起可以增加人工仿生血管的韧性和弹性,防止在植入体内后内壁发生粘连,进一步防止血栓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遆好伟,未经遆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3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