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1030.0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毅;骆焰鹏;宣涛;陈峻锴;谭妹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森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85/165 | 分类号: | H01H85/165;H01H85/20;H01H85/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朱蓉艳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保护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绝缘的外壳,外壳具有第一安装腔;过载保护器,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过载保护器包括动簧片、发热丝、热双金属片和静触头,动簧片设置有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热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推动动簧片使得动触头脱离静触头;热熔断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外壳上端面,热熔断器的动作温度高于热双金属片的动作温度,热熔断器具有两接线端。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器和热熔断器,由于其热熔断器只在双金属片无法作动时才作动切断电路,相当于对电路进行了双重保护;通过外壳将过载保护器和热熔断器连接为一体,通过该结构简化了电路的线路,解决了维护困难问题,同时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用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因负载过大、线路短路、设备绝缘老化而引起的线路电流过大;在线路电流过大时继续使用设备的话,会导致其发热甚至烧毁,如果线路长期处于强电作用下也会降低线路的绝缘性能或烧毁线路。因此,用电设备一般都会串联过载保护器。但是由于过载保护器长期动作,而双金属片的弹性恢复又是有限度的,超过弹性恢复限度后很可能会造成双片弹跳疲劳、触头动作闪络熔结;或者是线路异常大电流冲击,触头断开拉弧熔结、发热丝瞬间骤热;这些原因导致双金属片无法正常作动,引起过载保护器的失效,一旦过载保护器失效,则容易烧毁用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该现象,人们会在电路增加一个热熔断器,达到双重保护的功能。但这一来需要在电路之中需要设定两个安装位置,不仅导致线路复杂,维护困难,还增加了成本又影响其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实现过载保护器和热熔断器为一体结构,不仅实现双重保护的功能,还能够简化线路和降低成本。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括绝缘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安装腔;过载保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过载保护器包括动簧片、与静脚连接的发热丝、热双金属片和静触头,所述动簧片设置有与所述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所述热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丝和动簧片之间,且热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推动所述动簧片使得所述动触头脱离所述静触头;热熔断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热熔断器的动作温度高于所述热双金属片的动作温度,热熔断器具有两接线端;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安装部共同构造出用于收纳所述热熔断器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安装状态下至少一部分压紧所述热熔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动簧片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动触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安装部的中部为圆弧段,所述外壳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圆弧段匹配的容置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柔性弹性材质制成,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外壳一体注塑而成。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过载保护方法,使用上述的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过载保护器是否失效;
如果判断出所述过载保护器不出现失效现象,控制所述过载保护器运行;
如果判断出所述过载保护器出现失效现象,控制所述热熔断器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确定所述过载保护器出现失效现象之后,所述过载保护方法还包括:
输出失效信号,其中,所述失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过载保护器出现失效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器和热熔断器,由于其热熔断器只在双金属片无法作动时才作动切断电路,相当于对电路进行了双重保护;该过载保护装置通过外壳将过载保护器和热熔断器连接为一体,通过该结构简化了电路的线路,解决了维护困难问题,同时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森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森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1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