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及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51010.3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纯;黄磊;周敬;王晓峰;马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60/00;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统一 流变 应力 模型 计算方法 | ||
1.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统一流变应力模型为:
式(1)中,σ、ε分别为材料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和应变;σT为特征应力;εT为特征应变;aT,bT,cT,dT为待定常数;
模型按照是否发生动态再结晶进行分类:一类为未发生动态再结晶情况;另一类为发生动态再结晶情况;
对于整个变形过程中未发生动态再结晶情况,模型表示为:
式(2)中,σ0为对应的屈服应力;ε0为对应的屈服应变;a0,b0,c0,d0为待定常数;
对于整个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情况,模型按照临界点进行分段,表示为:
式(3)中,σc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εc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a1,b1,c1,d1为待定常数;变形的应变范围为ε<εc;
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变形量达到峰值时的流变应力模型表示为:
式(4)中,σp为流变应力中的峰值应力,εP为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a2,b2,c2,d2为待定常数;变形的应变范围为εc<ε<εp;
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变形量大于峰值时的流变应力模型表示为:
式(5)中,变形的应变范围为εp<ε;
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基础数据
通过单道次等温压缩热力模拟实验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曲线;
2)曲线分类
基于步骤1)中所得流变应力曲线分析,将曲线分为两类:
未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曲线,该过程材料只发生加工硬化和回复软化;
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此时流变应力会出现峰值,并能够确定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点,在该点之后继续变形即发生动态再结晶;
3)特征点获取
对步骤1)中的流变应力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加工硬化率θ与其对应的应力σ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中无拐点的则找出屈服点,屈服点对应的屈服应力σ0,根据屈服应力找到屈服应变ε0;曲线中有拐点的,则将拐点确定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点,临界点对应临界应力σc,根据临界应力找到临界应变εc;流变应力曲线中有峰值点的,则找出峰值应力σp及其所对应的应变εp;
4)特征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的计算
建立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特征点参数的关系,先找出特征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与参数Z的关系,关系由如下计算给出:
σ0=aZb (6)
ε0=cZd (7)
σc=eZf (8)
εc=gZh (9)
σp=iZj (10)
εp=kZl (11)
式(6)~(11)中,a,b,…,l为待定系数;
将式(6)~(11)分别与式(12)联立可以得到各个特征值与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式;
式(12)中,Z为Z-hollomen参数,为应变速率,T为变形温度,Q为表观动态再结晶激活能,R为气体常数;
5)流变应力模型
将步骤4)计算得到的特征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对应地代入到式(2)~(5)中,再采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即可得到相应的流变应力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10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板的加工工装
- 下一篇: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