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9276.4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毛福仁;牛水源;原明考;程龙;李雪;刘金勇;黄伟荣;孙宏;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高志永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预警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管、地震监测仪和浇筑于地面上的混凝土块,所述地震监测仪设置于保护管内部,保护管的一侧安装有与保护管连通的弧形管,地震监测仪的外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插入弧形管中,调节板上设有螺丝孔,螺丝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弧形管的外侧设有旋转柱,旋转柱下端安装有带动螺杆旋转的传动机构,保护管的右侧垂直设有阻挡板。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保护管能将地震监测仪密封,避免了受到外部的撞击,通过阻挡板能阻挡撞击到保护管上的泥土,对地震监测仪进行双重保护,且保护管的高度较高,就算下方被泥土掩埋,上方的开口还是能打开,避免了地震监测仪因掩埋而无法取出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等都是地质灾害,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所以人们研发出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遇到滑坡时会被泥土冲毁或者掩埋,无法二次使用时,进而无法监测到第二次地质灾害,存在防护能力不足,装置容易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管、地震监测仪和浇筑于地面上的混凝土块,所述保护管下端向外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翻边,翻边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混凝土块上,地震监测仪设置于保护管内部,地震监测仪的监测端与混凝土块的顶面相抵,保护管的一侧安装有与保护管连通的弧形管,地震监测仪的外部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正对于弧形管处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插入弧形管中,调节板上设有螺丝孔,螺丝孔中螺纹连接有带动调节板和地震监测仪上下移动的螺杆,弧形管的外侧设有旋转柱,旋转柱下端安装有带动螺杆旋转的传动机构,保护管的右侧垂直设有阻挡板,阻挡板下端安装于翻边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轴杆,弧形管朝向旋转柱的一侧面上设有条形口,条形口的外部安装有将条形口密封的壳体,第一齿轮设置于壳体中,第二齿轮安装于螺杆上,第一齿轮的外圈顺着条形口延伸至弧形管中,并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壳体的顶面正对于第一齿轮的内孔处设有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于安装孔中,轴杆安装于第一轴承的内圈中,轴杆下端延伸至壳体中,并安装于第一齿轮的内孔中,轴杆上端安装于旋转柱的底面上,弧形管的底面上凸出形成固定部,第二轴承嵌入式安装于固定部中,螺杆下端安装于第二轴承的内圈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保护管上方的开口上设有将保护管和弧形管密封的盖板,盖板一端通过合页安装于保护管上,另一端通过搭扣与弧形管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旋转柱的外部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安装于弧形管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地震监测仪上配置一内载北斗芯片的三维姿态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基于三维姿态传感器实现地震监测仪姿态的实时采集,并经北斗芯片以短报文通讯的方式实施反馈至监测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保护管能将地震监测仪密封,避免了受到外部的撞击,增加了安全性,通过阻挡板能阻挡撞击到保护管上的泥土,对地震监测仪进行双重保护,且保护管的高度较高,就算下方被泥土掩埋,上方的开口还是能打开,并通过旋转柱、传动机构和螺杆能将地震监测仪顺着开口取出,避免了地震监测仪因掩埋而无法取出的情况,同时旋转柱的长度较长,下方掩埋后还是能进行地震监测仪的取出,且旋转的过程能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因长时间登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未经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