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可视化设计展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7776.4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波;沈育祥;王玉宇;来永政;吴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3/0486;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上海未可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运营 管理中心 数据 可视化 设计 展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可视化设计展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数据需要配制相应的可视化组件;拖拽相应的可视化组件至设计画布中;调整画布中的可视化组件的数据参数;通过数据可视化编辑预览并生成数据可视化页面。本发明能够快速搭建数据可视化预览,增加复用性和易用性,在提高数据可视化展示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为数据可视化项目开发流程中业务人员、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提供图形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简化开发流程、降低技术开发难度,减少重复沟通,提高项目交付效率;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提供了一种数据化设计展示方法,实现组件化,高效地交付项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可视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可视化设计展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智慧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慧运营管理中心(Intelligentoperation center)展示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多种类型的数据源需求,导致数据可视化通常采用唯一的设计,无法进行复用。各行业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结合多场景展示,针对项目的唯一设计已无法满足产品化现状。自动化设计组件的快速搭建可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依据多种数据源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解决多行业多项目的数据可视化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可视化设计展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数据需要配制相应的可视化组件;
拖拽相应的可视化组件至设计画布中;
调整画布中的可视化组件的数据参数;
通过数据可视化编辑预览并生成数据可视化页面。
进一步,根据数据需要配制相应的可视化组件包含:
根据行业和态势主题,选择相应的页面布局;
根据态势主题,选择相应的态势组件;
根据不同数据类型,选择相应的原子组件。
进一步,态势组件包含:综合态势、安防态势、消防态势、疫情态势、能耗态势、环境态势、设备态势、人员态势、车辆态势、资产态势、照明态势、会议室态势、工位态势、电梯态势、空间态势、区域规划。
进一步,原子组件包含:图表组件、地图组件、文字组件、交互组件、关系网络组件、素材组件、动效组件。
进一步,图表组件包含:
图表类型:柱形图、面积图、折线图、曲线图、饼图、环状图、雷达图、仪表盘、散点图、阶梯图、堆叠图、气泡图、直方图、密度图;
图表颜色:主题色、默认色、辅助色、点晴色;
图表数据:标题、提示框、图例、横坐标,纵坐标;
绑定事件:跳转、悬浮、触发。
进一步,拖拽相应的可视化组件至设计画布中具体为:任意选择不同尺寸的设计画布,将相应的页面布局、态势组件和原子组件拖拽到设计画布内任意位置,生成图表集合,选择图表集合任意一块,可进行图表自定义适配或增加、删除、修改。
进一步,调整数据参数包含:
调整设计画布中的整体页面布局,选择合适的动效组件;
根据数据源修改可视化组件的数据。
进一步,可视化编辑包含:组件查询模块、组件配置模块、组件保存模块、发布预览模块。
进一步,可视化页面的输出包含:PC、平板、智能手机、电视及触摸式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7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