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快速交换注射导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6618.7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烁;吕梁;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医智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张冬尧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中青***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快速 交换 注射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快速交换注射导管,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的一端粘黏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注射管,所述内管的表面并位于手柄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支撑管,所述手柄的下端注塑连接有导向金属管。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注射导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注胶时金属帽前部黏接部分组织胶以及由于门静脉压力大注射组织胶不足,在注射导管注射组织胶不足时,注射导管前部离开人体粘膜后还会再出血,需要再次注射组织胶水时注射导管很难注射到注射原点,为方便组织胶等液体再次流入注射导管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有效地提升手术效率,提高了治疗成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快速交换注射导管。
背景技术
内窥镜用注射导管用于内窥镜检查中向血管内注射硬化剂或组织胶,以控制消化系统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出血,目前使用的注射导管中,金属帽安装在外管的前端,金属部分伸出外管,在向目标位置注胶后,部分组织胶会黏在金属帽上,当注射完成后注射导管离开目标位置时,黏在金属帽上的部分组织胶与组织胶整体分离,从而造成目标位置的部分组织胶缺失,门静脉压力大注射组织胶不足,在注射导管注射组织胶不足时,注射导管前部离开人体粘膜后还会再出血,需要再次注射组织胶水时注射导管很难注射到注射原点,影响止血效果,造成注胶失败;此外,目前使用的注射导管前端容易粘黏,在注射导管注射组织胶不足时,注射导管前部离开人体粘膜后还会再出血,需要再次注射组织胶水时注射导管很难注射到注射原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快速交换注射导管,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注射导管前部离开人体粘膜后还会再出血,需要再次注射组织胶水时注射导管很难注射到注射原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快速交换注射导管,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的一端粘黏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注射管,所述内管的表面并位于手柄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支撑管,所述手柄的下端注塑连接有导向金属管,所述导向金属管的下端粘黏连接有透明外管。
优选的,所述注射管与金属支撑管注塑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撑管与内管热缩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与针头组成的内部组件和导向金属管与透明外管组成的外部组件穿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注射导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注胶时金属帽前部黏接部分组织胶以及由于门静脉压力大注射组织胶不足,在注射导管注射组织胶不足时,注射导管前部离开人体粘膜后还会再出血,需要再次注射组织胶水时注射导管很难注射到注射原点,为方便组织胶等液体再次流入注射导管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有效地提升手术效率,提高了治疗成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内管;3、手柄;4、注射管;5、金属支撑管;6、导向金属管;7、透明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医智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医智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6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门禁锁用密钥识别型门锁底座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息肉勒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