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投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5404.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谷贺瑾;鲍新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 | 分类号: | H04N21/436;H04N21/431;H04N21/4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红艳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投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当投屏源设备(例如手机)和投屏目标设备(例如电视机)进行镜像投屏时,若投屏源设备播放视频则自动切换为流媒体投屏,如果投屏源设备中视频APP退到后台运行,那么可以控制投屏方式继续保持流媒体投屏,若需要切换到镜像投屏,则只需调出投屏菜单进行投屏切换操作即可。由于本申请方案在投屏菜单中提供了投屏快速切换入口,可以实现在镜像投屏和流媒体投屏之间自由切换,并且可以满足在投屏目标设备保持投屏播放视频的同时,用户还能够在投屏源设备进行其他应用操作的需求,提升了用户投屏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投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越来越丰富,使用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可以将手机上显示的内容,通过投屏方式,在诸如电视机等大屏电子设备上进行显示,提升视觉效果。
通常,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采用镜像投屏或者流媒体投屏的方式进行投屏。例如,流媒体投屏可以应用于视频播放场景,镜像投屏可以应用于需要对手机上的内容浏览或放大显示的各种场景。由于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投屏方式,因此当场景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切换投屏方式。
然而,目前流媒体投屏和镜像投屏间的切换不够灵活便捷,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投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像投屏和流媒体投屏间切换不够灵活便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投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投屏源设备通过第一投屏方式向投屏目标设备进行投屏;
响应于用户点播第一应用中的流媒体文件的第二操作,所述投屏源设备通过第二投屏方式向所述投屏目标设备进行投屏,所述第一应用为所述投屏源设备中的流媒体应用;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投屏源设备的第三操作,所述投屏源设备显示桌面界面,所述桌面界面中显示有投屏图标;其中,所述投屏源设备与所述投屏目标设备之间保持所述第二投屏方式;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投屏图标的第四操作,所述投屏源设备显示投屏菜单栏,所述投屏菜单栏中包括第一控件;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五操作,所述投屏源设备通过第一投屏方式向所述投屏目标设备进行投屏。
通过上述方案,当投屏源设备(例如手机)和投屏目标设备(例如电视机)进行镜像投屏时,若投屏源设备播放视频则自动切换为流媒体投屏,如果投屏源设备中视频APP退到后台运行,那么可以控制投屏方式继续保持流媒体投屏,若需要切换到镜像投屏,则只需调出投屏菜单进行投屏切换操作即可。由于本申请方案在投屏菜单中提供了投屏快速切换入口,可以实现在镜像投屏和流媒体投屏之间自由切换,并且可以满足在投屏目标设备保持投屏播放视频的同时,用户还能够在投屏源设备进行其他应用操作的需求,提升了用户投屏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投屏源设备和所述投屏目标设备处于同一无线保真Wi-Fi网络中。
示例性地,假设投屏目标设备为开启状态且已连接Wi-Fi网络,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点击投屏源设备上的系统投屏控件的操作,触发投屏源设备与投屏目标设备通过该Wi-Fi网络建立连接,并且投屏源设备通过第一投屏方式向投屏目标设备进行投屏。对于第一操作的可能实现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高强度电缆线芯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模型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