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控制机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3819.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复彦;陆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琥垄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F25B4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鸿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3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控制 机构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机构、方法和系统;该机构,包括:制冷装置设置在使用地,并分别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与消耗端连通;蓄冷装置通过第二进液管与第一进液管连通;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消耗端连通,通过第三出液管与第一出液管连通;该方法包括通过制冷装置对消耗端进行供冷并对蓄冷装置进行蓄冷;通过调节使蓄冷装置对消耗端进行放冷;通过调节切换到制冷装置对消耗端进行供冷并对蓄冷装置进行蓄冷;该系统包括若干制冷调节装置;本发明提出的制冷控制机构、方法和系统蓄冷罐在不同的工况下,均能够实现在线小流量运行,避免出现蓄冷罐内实际水温超过蓄冷设定水温时出现的多种切换情况,降低了系统运行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控制机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主要承担机房环境调节的作用,确保服务器工作环境满足设计要求。
现有技术中,大型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采用冷冻水方式,该制冷方式与风冷系统对比,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节能,冷冻水制冷机COP(能效比)比风冷机COP高;二是安全,制冷剂系统小,制冷介质是水,无害;三是方便储能,数据中心对制冷系统的要求是停电后至少要有15分钟的续航时间。针对第三点,结合峰谷电价政策,一般的数据中心都放大了储能(也就是蓄冷)量,每天谷电时开启制冷、蓄冷模式,到平电时一边继续蓄冷一边向数据中心供冷,到峰电时放冷。
这样一来,制冷系统就有多个工作模式,包括蓄冷、供冷、放冷这三个工况,其中蓄冷工况与恢复供冷初模式相同。这三个工况的转换过程还派生出三个工作阶段,即正常供冷、蓄冷完成、恢复供冷初,其中正常供冷与蓄冷完成阶段相同。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在进行控制时是采用两个方案实行,一种方式是放冷工况切换到蓄冷工况,定义为方案A;另一种方式是放冷工况切换到蓄冷工况或供冷工况,定义为方案B;其中,方案A,中蓄冷罐内的高温水要通过机房空调再循环到制冷机降温才能完成蓄冷,这会引起机房环境温度升高造成机房设备宕机;方案B中,制冷介质在管道或者蓄冷罐中的流向就要发生改变,这在水系统中是非常危险的,特别容易产生水锤效应,对系统内设备造成损坏,影响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由此可知,无论是方案A中或者是方案B中,蓄冷完成后蓄冷罐都不再保持在线运行,所以当蓄冷罐内实际水温超过蓄冷设定水温时,系统就要再切换到恢复供冷初阶段运行、蓄冷完成后再切换到供冷工况,更增加了系统运行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控制机构、方法和系统,该制冷控制机构及方法能够实现在线运行,合理的控制各种工况之间的切换,降低了系统运行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控制机构,包括:
制冷装置,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对制冷介质进行降温,设置在使用地,并分别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与消耗端连通;
蓄冷装置,用于获取存储制冷装置降温后的介质,并在制冷装置停止运行时向消耗端提供冷量,通过第二进液管与第一进液管连通;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消耗端连通,通过第三出液管与第一出液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四出液管,一端与第一出液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液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四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一进液管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水泵,设置在第一出液管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一进液管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二进液管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四阀门,设置在第二出液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琥垄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琥垄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模块绑定线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耐碱氨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