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475.0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褚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积 河流 横向 迁移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地形资料以及河段水文资料;
根据所述地形资料提取各淤积断面深泓横向迁移距离及平滩河宽,并利用河段平均策略,计算整个河段的深泓横向迁移距离和平滩河宽的平均值;
利用所述平均值构建无量纲化参数,并将所述无量纲化参数作为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率;
分析所述深泓横向迁移率、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以及下游侵蚀基准面变化值的相关关系,构建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的预测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资料包括河段各淤积断面的汛后实测地形资料,所述水位资料包括上游水文站日均含沙量和下游水文站水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段平均平滩河宽包括,
其中,L表示河段的总长度,K表示河段内实测断面数目,Δxj表示相邻两断面(j,j+1)的间距,表示河段平均平滩河宽,Bj、Bj+1分别表示第j、j+1断面的平滩河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段平均深泓横向迁移距离包括,
其中,表示河段平均深泓横向迁移距离,ΔDj、ΔDj+1表示第j、j+1断面的深泓横向迁移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河段平均深泓横向迁移距离、当前年河段平均平滩河宽以及上一年河段平均平滩河宽,求所述河段深泓横向迁移率包括,
其中,分别表示当前年及上一年的河段平均平滩河宽,η表示河段深泓横向迁移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的预测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上游水文站日均含沙量,计算水文站前4年平均含沙量
根据所述河段下游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计算下游侵蚀基准面年均变化值ΔZt;
分析所述前4年平均含沙量和下游侵蚀基准面年均变化值ΔZt的相关关系,建立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
采用河段上下游水文站的水文数据及所述淤积观测断面的汛后实测地形数据,率定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前4年平均含沙量和所述下游侵蚀基准面年均变化值,获取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包括,
其中,k表示系数,α、β表示指数,η表示所述预测模型的河段深泓横向迁移率,表示前4年平均含沙量,ΔZt表示下游侵蚀基准面年均变化值。
8.如权利要求1、2、6任一所述的冲积河流深泓横向迁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游水文站含沙量数据、下游水文站水位数据以及由汛后实测地形资料得到的深泓迁移率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策略,对所述预测模型中的k、α及β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4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