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荷智能互动的切负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0425.0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程维杰;刘金生;陈择栖;林子钊;程韧俐;马伟哲;柳伟;张俊芳;何晓峰;翁毅选;黄双;宋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24;H02J3/00;G06F30/27;G06N3/0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互动 负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荷智能互动的切负荷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电网频率和电压整定电网的功率缺额;步骤S2,以实际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切负荷优化的数学模型;步骤S3,通过步长的动态更新和邻域集为空时的随机搜索,获取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步骤S4,以节点电压灵敏度初始化萤火虫种群,采用所述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求解最优切负荷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计算出实际切负荷量最小的优化方案,提高紧急情况下切负荷动作的快速性与精确性,提升网荷互动的灵活性,进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荷智能互动的切负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网乃至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建提高了电网结构的复杂性,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加降低了电力系统发电侧的受控能力、提高了电网中隐形故障和连锁故障的发生概率。此外,随着智能电网以及智能用电方式的发展,网荷互动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电网侧和负荷侧的联系日益加深。这些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进行紧急控制时,一般需要在受电端采取切负荷措施,使电网的频率和电压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内,避免系统失去稳定而崩溃。因此,切负荷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重要措施,在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网荷智能互动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切负荷方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传统的切负荷方法仅从负荷侧考虑,忽略了电网侧和负荷侧之间的交互影响,实际上电网参数的变化会对负荷造成影响,而负荷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电网的参数,两者之间呈现很强的互动性。此外,传统的切负荷算法例如穷举法、隐枚举法、遗传算法等计算最优切负荷方案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切负荷动作的快速性与精确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荷智能互动的切负荷方法,以提高紧急情况下切负荷动作的快速性与精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荷智能互动的切负荷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电网频率和电压整定电网的功率缺额;
步骤S2,以实际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切负荷优化的数学模型;
步骤S3,通过步长的动态更新和邻域集为空时的随机搜索,获取改进的萤火虫算法;
步骤S4,以节点电压灵敏度初始化萤火虫种群,采用所述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求解最优切负荷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计算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步骤S12,根据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计算得到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
步骤S13,根据电网频率和电压,整定电网的功率缺额。
进一步地,按下式计算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eq:
其中,Hi表示第i台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n表示发电机总数;
按下式计算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fCOI:
其中,fi表示第i台发电机的频率;Hi表示第i台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
进一步地,按下式整定电网的功率缺额Psh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