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晒剂A-Plus的中控及成品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9608.0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静;章巧琳;朱宗禹;陈宏宇;吕惠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52 | 分类号: | C07C229/52;C07C227/18;C07C227/02;C07C227/42;A61K8/41;A61Q17/04;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张玉玲;范国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晒 plus 成品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晒剂A‑Plus的中控及成品分析方法。以3‑二乙氨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偶合反应制得中间体4‑二乙氨基酮酸,4‑二乙氨基酮酸再与正己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A‑Plus。其中,在制得A‑Plus成品之前,包括偶合反应阶段、酯化反应阶段、酯化后的析晶、重结晶阶段之一或多个阶段所获取的样品或对制得的A‑Plus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反应进行的程度或A‑Plus纯度,不仅实现了A‑Plus生产过程中的在线快速检测,还能检测制得的A‑Plus的品质。本发明提供的A‑Plus的中控和成品品质分析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避免了使用气相色谱法导致的重现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品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晒剂A-Plus中控及成品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Uvinul-A Plus,简称A-Plus),是一种能吸收UVA的有机化合物,为BASF公司开发出的一种新型UVA(长波紫外线,UVA包含UVA1(340~400nm)和UVA2(320~340nm)两个波段)吸收剂,并以Uvinul A Plus为商品名上市,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A-Plus吸收紫外线高达400nm,其中对于波长354nm的紫外线吸收率最大。A-Plus的紫外吸收波段和传统的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AVB)相近,但是更注重于UVA1波段(340~400nm)的防护,而且光化学稳定性好,与其它油脂的复配性佳,可作为防晒剂在化妆品中被广泛使用。该产品具有可靠的长效的防老化,皱纹以及皮肤癌效果,也易于和其他的有机以及无机紫外过滤剂结合使用,用于防晒以及其他化妆品中。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盟经济委员会(EEC)和我国卫生部规定其在化妆品中的最大添加限量(质量分数)为10%。巴斯夫(BASF)公司总结出A-Plus在防晒产品中所扮演的功能性包括:对UVA1有高的吸收效果;对紫外线产生的自由基有很强的防护效果;可以提升UVB防晒成分的SPF值;很好的光稳定性,可以长时间维持效能。
由于A-Plus合成过程中反应复杂,其中的副产物直接影响测定结构的准确性,检测时间长,严重影响了A-Plus的生产效率,因此,合成A-Plus的中控分析很关键,产品品质中含量测定也很关键。
目前对于A-Plus的制备,BASF采用GC面积百分比法测定其成品品质,方法重现性及稳定性不好。
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快速、准确的A-Plus中控及成品的检测,对A-Plus的生产和工艺的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对A-Plus的制备及其中控和成品品质分析方法进行了锐意研究,研究出一种防晒剂A-Plus的中控及成品分析方法。以3-二乙氨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偶合反应制得中间体4-二乙氨基酮酸,4-二乙氨基酮酸再与正己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A-Plus。其中,在制得A-Plus成品之前,包括偶合反应阶段、酯化反应阶段、酯化后的析晶、重结晶阶段之一或多个阶段所获取的样品或对制得的A-Plus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反应进行的程度或A-Plus纯度,不仅实现了A-Plus生产过程中的在线快速检测,还能检测制得的A-Plus的品质。本发明提供的A-Plus的中控和成品品质分析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避免使用气相色谱法导致的重现性不好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晒剂A-Plus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3-二乙氨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偶合反应制备中间体4-二乙氨基酮酸,4-二乙氨基酮酸再与正己醇进行酯化,得到酯化反应混合物,经纯化获得防晒剂A-Pl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9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芯组件、增压泵和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氧化α-异佛尔酮制备茶香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