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风系统中用于干湿分离后的降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8991.8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江丙友;陈清华;唐明云;袁亮;邱进伟;胡祖祥;潘成岭;石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风 系统 用于 干湿 分离 降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抽风系统中用于干湿分离后的降尘器,属于煤矿降尘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上安装有进烟口,进烟口的下方设有控制器,外壳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扫灰机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出烟口,外壳的顶端中间位置上设有双轴驱动电机,双轴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双轴驱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发明通过设有的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与扫灰机构上的两个齿条相互配合,可将挡板内的灰尘推走,避免灰尘在降尘器内部贴合停留,从而无法掉落,不需要人工二次去除,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降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风系统中用于干湿分离后的降尘器。
背景技术
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减少烟气中的粉尘的设备叫降尘器或降尘设备,降尘器是煤矿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降尘器的种类较多,其中用于煤矿降尘的干湿降尘器也较为普遍,但是,现有的煤矿用干湿降尘器降尘方式过于单一,煤矿中的尘土经过水气湿润后,进入干湿降尘器,但是由于湿润的烟尘中尘土也是湿润的,在经过降尘器内部时灰尘容易贴合在壁内,导致灰尘无法下落,影响降尘器的使用,导致煤矿产业中的降尘步骤出现差错,需要人工进行去除同时灰尘在桶内聚集时,由于打湿后的灰尘比较湿润,容易将出灰口处堵住,影响降尘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风系统中用于干湿分离后的降尘器,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抽风系统中用于干湿分离后的降尘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上安装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的下方设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扫灰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出烟口,所述外壳的顶端中间位置上设有双轴驱动电机,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与扫灰机构连接,所述扫灰机构的底端设有聚灰斗,所述聚灰斗的设有接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扫灰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挡板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底端上均设有弧形开口,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活动连接有推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与推板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推板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推板的底端上还设有推齿。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小于第二齿条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口上设有暖风管,所述暖风管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出烟口上设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出烟管的底端上设有聚风漏斗,所述聚风漏斗的底端上设有纤维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接灰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内套设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管的内部设有输料绞龙,所述输料绞龙的底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接灰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有的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与扫灰机构上的两个齿条相互配合,可将挡板内的灰尘推走,避免灰尘在降尘器的内部贴合停留,从而无法掉落,不需要人工二次去除,方便使用;同时通过接灰机构内设有的加热丝与输料绞龙的配合,可对湿润的尘土进行干燥,避免尘土对出尘口造成堵塞,影响降尘器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