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距离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区域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029.3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伟;张帅;吕贵春;位乐;张涛;莫连红;韩承强;曾正端;庄万军;刘玉鼎;张玉柱;冉永进;车禹恒;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大方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距离 邻近 突出 煤层 融合 指标 区域 验证 方法 | ||
1.一种近距离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区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超前探测:
在对突出煤层群的开采煤层执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一并对邻近突出煤层实施区域预抽防突措施;利用穿层预抽钻孔见煤岩情况,查明包括距离本煤层层间距小于5m、煤层增厚、地质构造赋存的关键区域,绘制突出煤层群层间距及地质构造赋存情况图;
b.融合指标测试:
结合突出煤层区域预抽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的可靠性和工作面预测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选取合理的突出煤层区域及工作面融合指标;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对距该煤层法向距离小于5m且平均厚度大于0.3m及以上的邻近突出煤层布置测点,测定区域和工作面融合指标,并一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c.临界值确定:
收集突出煤层区域及工作面预测历史数据,利用采取的煤样进行实验室测试其瓦斯解吸规律,分析确定区域和工作面指标的临界值;
d.危险综合判定:
将测定的融合指标中区域指标和工作面指标分别与临界值比对,当融合指标均小于临界值,且验证过程无喷孔、顶钻的动力现象时,判定邻近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有效,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邻近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无效,区域验证为突出危险工作面,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距离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区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合指标测点布置在距离本煤层层间距小于5m、煤层增厚、地质构造赋存的关键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距离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区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煤巷条带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测试钻孔布置要求为沿煤巷条带每间隔30m至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距离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区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回采工作面邻近突出煤层融合指标测试钻孔布置要求为当回采区域未超过120m时,钻孔布置为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m至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否则每间隔30m至少布置3个检验测试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大方煤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大方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0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