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慧出行研判的公交车舒适度查询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358.4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付长青;孙俊朋;夏曙东;吕文达;高晨;李雷;刘宗明;袁建华;翟素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贺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慧 出行 研判 公交车 舒适 查询 方法 系统 设备 | ||
1.一种用于智慧出行研判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用于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来源于用户终端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请求确定目标公交车;
获取与所述目标公交车相对应的智能感知数据,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包括公交相关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
基于第一设定评价因素集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所述第一影响因素包括公交运行因素、车内环境因素、车身属性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
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一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矩阵;
通过所述第一权重向量和所述综合评价矩阵形成舒适度向量;
利用所述舒适度向量生成舒适度信息;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舒适度信息,以响应所述查询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一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各所述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单因素评价向量;
通过所有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单因素评价向量构建综合评价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各所述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单因素评价向量包括:
基于第二设定评价因素集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其中,所述第二影响因素隶属于所述第一影响因素;
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通过所述第二权重向量和所述单因素评价矩阵形成第一单因素评价向量;
其中,隶属于所述公交运行因素的第二影响因素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因素和车辆运行平稳度因素,隶属于所述车内环境因素的第二影响因素包括:车内温度因素、车内拥挤度因素、车内噪音因素以及老年人数量因素,隶属于所述车身属性因素的第二影响因素包括:动力类型因素和服役年龄因素,隶属于所述外部环境因素的第二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温度因素、风级因素、降水量因素以及降雪量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包括:
将第二设定评价因素集中的评价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各所述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单因素评价向量;
通过所述第二单因素评价向量形成单因素评价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各所述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单因素评价向量包括:
利用预设梯形分布函数将所述智能感知数据映射为各所述第二影响因素的第二单因素评价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舒适度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感知数据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包括:
将第一设定评价因素集中的评价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创建所述目标公交车舒适度的第一影响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3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