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346.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雨;王新富;王自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雨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7/02;A47C7/34;A47C7/62;B32B33/00;B32B3/26;B32B3/08;B32B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胜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甲醛 环保 家具 板材 | ||
本发明涉及家具板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包括基材板,所述基材板内部设置有空腔和释放孔;所述空腔为方体,空腔内部底面上均匀设置有沿基材板宽度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为长方体,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的两顶角为圆角;所述空腔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释放孔水平均匀分布在孔板的周边内部且与空腔相通;所述基材板位于空腔上方部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基材板内部设计空腔和释放孔,在空腔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同时结合弹性材料与第一凸条,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性的同时,提升人坐在椅子上的舒适感,并且避免弹性材料压到活性炭上时,表面的凹凸分布带给人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板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甲醛对人体皮肤即黏膜组织有刺激性作用,容易造成咽喉、眼睛和鼻腔等位置水肿、发炎和溃烂,长期接触后甚至可能导致鼻咽癌等严重病变;另外,甲醛对婴幼儿、孕妇的危害更加严重,可导致怀孕期间胎儿停止生长发育,心脑发育不全,严重可导致胎儿畸形和流产等严重后果;然而甲醛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如胶合板、毛毯、隔热材料、木制产品、地板等装修和装饰材料,而甲醛树脂会缓慢持续释放甲醛,使得甲醛成为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之一,如何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板材中增加吸附甲醛的材料如活性炭,或者促进甲醛挥发的材料结合长时间通风来减小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如新房装修后间隔一段时间入住时室内空气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甲醛,而室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差,装修板材如椅子在不挪动位置的情况下,其中所包含的活性炭在短时间内难以捕捉到距离较远空气中的甲醛,室内空气中残留的甲醛将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如申请号为CN107183970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具板材,包括:基材板,其由板材填充颗粒以及包覆在板材填充颗粒周围的包边材料构成,基材板开设有贯通的释放孔;吸附板,一对吸附板重叠设置于基材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吸附板通过夹持件夹持固定在基材板上,吸附板包括由一个顶板和四个侧板彼此结合而成的平板型框架结构,顶板和四个侧板为由塑料板制成,吸附板的与顶板相对的一侧由一可拆卸地纸壳板封闭,纸壳板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平板型框架结构内装填有甲醛吸附材料;该技术方案虽然在基材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吸附板,在吸附板内装填甲醛吸附颗粒,从而吸附基材板中所释放出的甲醛,达到减少基材板中的甲醛含量的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家具板材中的甲醛吸附材料活性炭因室内空气流通性较差的缘故在短时间内难以捕捉到距离较远空气中的甲醛,室内空气中残留的甲醛将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为此需要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性,结合具体的家具板材如椅子,在保留椅子的坐板能吸附甲醛的作用下同时需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性,使活性炭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吸附甲醛。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本发明通过在基材板内部设计空腔和释放孔,在空腔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同时结合位于空腔上方部分的弹性材料与第一凸条,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性,使活性炭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吸附甲醛,同时提升了人坐在椅子上的舒适感,并且避免弹性材料压到活性炭上时,表面的凹凸分布带给人的不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环保家具板材,包括基材板,所述基材板内部设置有空腔和释放孔;所述空腔为方体,空腔内部底面上均匀设置有沿基材板宽度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为长方体,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的两顶角为圆角;所述空腔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释放孔水平均匀分布在孔板的周边内部且与空腔相通;所述基材板位于空腔上方部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雨,未经李新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