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073.0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陶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533 | 分类号: | D03D15/533;D03D15/283;D03D15/47;D03D15/225;D03D15/217;D03D15/275;D01F1/10;D01F6/92;D01F8/02;D01F8/14;D02G3/04;D02G3/44;D01F1/09;A41D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清洁 服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由抗静电经纱与抗静电纬纱交织而成;上述抗静电经纱以导电纤维为芯线,外包覆第一聚酯纤维组成;上述抗静电纬纱以第二聚酯纤维为芯线,外包覆铜氨纤维组成。上述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具有穿着舒适性及抗静电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尤其是合成纤维,因其和天然纤维相比具有诸多优异的特性,如它们在纤维生产加工中能够获得特殊的性能和美学性质,且价格低廉、可遭性高、强度韧性好等,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合成纤维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如吸湿性低、易积聚电荷,产生静电和穿着舒适性差等,必须对其性能进行多方面改善,合成化纤维的发展才可能有突破。
随着合成纤维的产量迅速剧增,纺织静电问题就日益尖锐起来,目前抗静电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1)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提高纤维的漏静电能力;(2)选用起电极性相反的不同纤维编织成织物;(3)在纤维表面用真空发喷镀一层金属薄膜,制成金属化纤维;(4)用不锈钢的短金属纤维或纤维束与化学纤维混纺成复合导电纤维;(5)在纤维表面嵌入碳粒以制成碳化纤维。化学方法有(1)在化纤聚合物的纺丝溶液中加入化学药剂或抗静电剂制成抗静电纤维;(2)用化学方法制取金属化纤维;(3)使纤维与某物质起化学反应;(4)用表面活性剂对纤维进行处理。在这些方法中物理法有一定的使用限制,用抗静电剂对纤维整理是抗静电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使用的抗电剂中,阳离子抗电剂虽然抗静电效果好,但其主要含氮化合物,在高温环境中易于变色,影响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电效果也很理想,但其中硫酸酯盐对氧气和热不太稳定;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与离子型抗静电剂相比毒性小,对皮肤无刺激,兼具有乳化和润湿作用,但其对纤维吸附较差且本身不能电离,因此抗静电作用较差;有机硅型抗静电剂对抗静电效果突出,但其在高温和高速摩擦作用下受热分解后的残留物较多,易于形成白粉;有机氟型抗静电剂由于价格昂贵,很少使用;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水溶液黏度大,在高速纺丝过程中易于使摩擦系数升高,对防止静电的产生并不有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上述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
上述抗静电易清洁服装材料由抗静电经纱与抗静电纬纱交织而成;
上述抗静电经纱以导电纤维为芯线,外包覆第一聚酯纤维组成;
上述抗静电纬纱以第二聚酯纤维为芯线,外包覆铜氨纤维组成;
上述第二聚酯纤维中分散有复合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导电纤维包括100-150重量份的石墨烯纤维、10-30重量份的棉和100-120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将上述石墨烯、棉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在双螺杆共混机上共混造粒,形成导电纤维母粒,再将导电纤维母粒通过熔融纺丝形成石墨烯导电复合纤维,使石墨烯与纤维在分子层面得到高度分散结合,从而获得近乎永久性抗静电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聚酯纤维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二元酸及二元醇共聚合而成的聚酯纤维。
上述复合颗粒的粒径为10~200nm。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复合颗粒包括氧化锡锑、氧化铟锡、氧化钛和聚酯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