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台下水滑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8050.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舟联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00 | 分类号: | B63C3/00;B63C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台 下水 滑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台下水滑车,包括支架组件、滑轨、输送组件、卷扬组件、摩擦板Ⅰ和摩擦板Ⅱ,输送组件包括滑块、输送支架、输送辊、阻挡支架、支撑轴、摩擦盘Ⅰ、摩擦盘Ⅱ和螺纹套筒,卷扬组件拉着输送支架使其保持水平。通过卷扬组件的松卷,输送支架在重力作用下与滑轨接触,输送支架处于倾斜的状态,那么重力就会在滑轨方向产生一个驱动其运动的分力,当摩擦盘Ⅰ脱离摩擦板Ⅰ,以及摩擦盘Ⅱ与摩擦板Ⅱ摩擦接触时阻挡支架处于松开的状态,此时船舶不受阻挡支架的阻挡能够朝水面滑动,进而实现船舶入水的效果,而在阻挡支架松开的过程是逐渐翻转的,因此对船舶的俯冲产生一个阻力,进而避免船舶以较快的速度滑入水面导致的船舶倾倒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台下水滑车。
背景技术
船舶作为一种运输工具被广泛使用。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舶的大合拢主要在船台或者船坞中进行。由于船坞的建造周期长,成本高,所以一般中小船厂都会选择建造船台。船台不仅是船舶建造场所,又是依靠下水装置将船舶移至水域的场所,其中船台包括一个倾斜的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条滑道。
公开号为CN112960080A提供了一种船体下水辅助装置,包括开设于平台的空槽,所述空槽沿船体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空槽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机构,若干所述支撑机构沿空槽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空槽底部的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滚动连接于船体下表面,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抬升船体使其倾斜的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连接于支撑柱。
上述现有技术通过支撑机构将船舶顶起,那么船舶就会呈倾斜向水面俯冲,在进入水面的过程中船舶处于一直加速的状态,而船舶的重量较大,因此即使倾斜角度较小的话船舶脱离滑台的速度也会较快,而船舶进入水面时会产生冲击,因此在使用上述现有技术进行船舶入水时容易造成侧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台下水滑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台下水滑车,包括支架组件、滑轨、输送组件、卷扬组件、摩擦板Ⅰ和摩擦板Ⅱ,至少一根所述滑轨呈倾斜设置在支架组件上,其中: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滑块、输送支架、输送辊、阻挡支架、支撑轴、摩擦盘Ⅰ、摩擦盘Ⅱ和螺纹套筒,所述滑块配合安装在滑轨内,而输送支架铰接在滑块上,所述阻挡支架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在输送支架上,其中支撑轴与阻挡支架为固定连接,输送支架和阻挡支架上均设有输送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螺纹部,所述摩擦盘Ⅰ固套在支撑轴上,而摩擦盘Ⅱ转动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螺纹套筒与摩擦盘Ⅱ连接,其中螺纹套筒与螺纹部配合并贴合在输送支架的侧面,而螺纹套筒能够跟随摩擦盘Ⅱ转动并能沿着其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摩擦板Ⅰ和摩擦板Ⅱ设置在支架组件上并与滑轨平行,其中在输送支架上的输送辊与滑轨接触时摩擦盘Ⅰ与摩擦板Ⅰ摩擦接触,当输送支架上的输送辊沿着滑轨移动并到达滑轨的端部时摩擦盘Ⅱ与摩擦板Ⅱ摩擦接触,所述卷扬组件拉着输送支架使其保持水平。
优选的,所述滑轨、输送组件、摩擦板Ⅰ以及摩擦板Ⅱ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Ⅰ位于摩擦盘Ⅰ的上方,而摩擦板Ⅱ位于摩擦盘Ⅱ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侧面设有导向杆,其中导向杆贯穿过摩擦盘Ⅱ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板、顶板和顶杆,顶板呈倾斜式铰接在底板上,而底板上设有用于支撑顶板的顶杆。
优选的,所述滑轨、摩擦板Ⅰ以及摩擦板Ⅱ均设置在顶板上。
优选的,所述卷扬组件包括转轴、卷绕轮Ⅰ、卷绕轮Ⅱ、钢索和驱动组件,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架组件并由驱动组件驱动其转动,所述卷绕轮Ⅰ固套在转轴上,而卷绕轮Ⅱ设置在输送支架的侧面,所述钢索的一端卷绕在卷绕轮Ⅰ上,另一端与卷绕轮Ⅱ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舟联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舟联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