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7691.X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莉;谢莫莲;阳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品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普冰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控制 光纤 传输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包括上部激光镇镜、光纤跳线接口、供电和数据线接口、打标和焊接控制卡,所述上部激光镇静表面设置有光纤跳线接口和供电和数据线接口,所述上部激光镇镜底部设置有下部激光镇静,所述下部激光镇镜底面连接有场镜,所述光纤跳线接口内连接有光纤传输线。本发明通过打标和焊接控制卡能将光学信号和光线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在将光信号通过场镜传递出去,实现光纤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化,提高光纤信号的转化率,也开发了光纤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空白市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信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打标机市场,在激光振镜这个市场,整个世界,使用的振镜都是用屏蔽数据线作为信号传输与控制的。无论任何品牌,无论国内国外,所有振镜,无一例外的都是使用屏蔽数据线传输信号,我们正在开发的一款控制卡,可以把传统的振镜行业的XY100协议数字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发射。同时在振镜内安装一块接受光信号的接收卡。这样就完美的实现了光纤线的信号传输,使用屏蔽数据线传输,有一个缺点,就是当数据线长达15米以上的时候,信号会出现明显的衰减。而使用光纤线传输信号,300米都没有任何问题。
现有的激光打标机在使用时存在不能将光纤信号转化成光信号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420543136.2公开的激光打标机在使用中通过四个夹具对工件的同时加工,提高效率,不能将光纤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播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以解决技术中光纤信号与光信号的转化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振镜与激光控制卡光纤传输机构,包括上部激光镇镜、光纤跳线接口、供电和数据线接口、打标和焊接控制卡,所述上部激光镇静表面设置有光纤跳线接口和供电和数据线接口,所述上部激光镇镜底部设置有下部激光镇静,所述下部激光镇镜底面连接有场镜,所述光纤跳线接口内连接有光纤传输线,将光纤信号通过两个激光镇镜收集之后储存。
优选的,所述上部激光镇镜与下部激光镇镜体积相同,所述上部激光镇镜与下部激光镇镜的表面均由于光学透光镜构成,所述下部激光镇镜底部设置有与场镜直径相吻合的槽口,使得两个激光镇镜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内部的控制卡将两个激光镇镜内的光线信号转化。
优选的,所述供电和数据线接口内设置有15针通用型接口和USB接口两个槽口,将供电和数据线接口能对整个装置供电和提供多媒体对接端口。
优选的,所述下部激光镇镜表面设置有散热口和调节口,所述散热口和调节口分别设置在下部激光镇镜的不同侧面,使得两个激光镇镜内能将光纤信号手机和储存。
优选的,所述场镜为两个直径相匹配的两个圆柱形框体组成,所述场镜与下部激光镇镜底部嵌套连接,将两个激光镇镜内的光纤信号通过场镜输出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光纤传输线端部连接有打标和焊接控制卡,所述光纤传输线两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圈和网络固定口,所述光纤传输线长度延长范围在100-120cm内,通过较长的光线传输线将光纤信号传递。
优选的,所述打标和焊接控制卡表面设置有多个焊接件,所述焊接件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打标和焊接控制卡底板为矩形,所述打标和焊接控制卡边缘处设置有与光纤传输线端部网络端口直径相吻合的接口,将打标和焊接控制卡和数据线连接能将光纤信号传递。
优选的,所述打标和焊接控制卡与光纤传输线一端连接,所述光纤传输线另一端与下部激光镇镜连接,将光纤信号收集之后通过场镜头传递出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品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品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