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4730.0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杜锡光;滕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千迈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2 | 分类号: | A61L2/02;A61L2/2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凯盛知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2217 | 代理人: | 林志荣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蛋白 变性 物品 表面 冠状病毒 消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将物品以恒定的速度、恒定的距离通过带有负电极与正电极所形成的电场;利用所述电场的负极将带有正静电势能表面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1极化并脱落;利用所述带有正静电势能表面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1极化并脱落,使刺突蛋白S发生不可逆变性。还公开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消毒装置,物品经输送线传送并由推进装置校正后,所述输送线上部的第一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前面、后面以及上面消毒,第二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左面、右面进行消毒后,第三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下面进行消毒,达到消杀病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冠状病毒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消杀冠状病毒技术方案没有明确提出消杀冠状病毒粒子的具体靶位,对所用的消毒剂缺乏详尽消杀病毒机理的说明,无法获得有效的消杀冠状病毒指导。同时,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的污染限制了使用范围。并且,化学消杀装置需要特殊的使用环境。开放式的化学消杀一般采用喷洒或擦拭法,多数水基消毒剂在物品表面只能保湿1-4 min,作用时间较短。不具备本发明提出的高效、快速、无化学品污染、适用广泛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杀功能。
公布号为CN2117241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空气杀菌消毒系统,包括净化室,净化室内设有空气吸纳区、多级空气净化区和排风区,其中,空气吸纳区和排风区分别位于净化室两端,空气吸纳区包括导风口和涡轮风机,空气吸纳区和排风区之间设有多级空气净化区,多级空气净化区至少包括一级物理过滤区和一级电场吸附净化区,物理过滤区位于电场吸附净化区的上游。该空气杀菌消毒系统,在净化室内设置多级空气净化区,采用紫外线杀菌、高压静电杀菌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并可采用车载罐的形式,方便开往疫情区,进行大面积的空气杀菌消毒,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性病毒。该空气杀菌消毒系统适用于空气中细菌的消杀,未见对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杀原理揭示。
公布号为CN1119401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杀菌消毒除臭氧静电吸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静电集尘电极和放电电极,两个电极相配合使用;静电集尘电极包括:静电除尘电极板,静电除尘电极板的表面涂覆金属颗粒,在静电除尘电极板的表面形成杀毒除菌金属颗粒涂层;放电电极包括:放电电极板,放电电极板的表面涂覆臭氧分解催化剂,在放电电极板的表面形成臭氧分解催化剂涂层;该发明的电极可以人在条件下持续、高效、彻底的消杀空气中广谱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该发明提出的杀菌消毒除臭氧吸附电极可以人在条件持续、高效、彻底的消杀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不具备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和装置,具有的消杀物品表面冠状病毒功能,扩大了电场消杀冠状病毒技术的适用范围。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物品以恒定的速度、恒定的距离通过带有负电极与正电极所形成的电场;
步骤二,利用所述电场的负极将物品表面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的带有正静电势能表面的S1极化并脱落;
步骤三,利用所述电场的正极将物品表面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的带有负静电势能表面的S2极化并发生折叠,使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发生不可逆变性实现对冠状病毒的消杀。
一种诱导刺突蛋白S变性的物品表面冠状病毒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物品经输送线传送并由推进装置校正后,通过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上部的第一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前面、后面以及上面消毒后,由所述送输送线传送至第二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左面、右面进行消毒后,再由所述输送线传送至第三消杀区对所述物品的下面进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千迈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千迈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置顶式空调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