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微流量采样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2961.8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流量 采样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微流量采样控制器,包括高效过滤器、限流孔和采样泵,每个通道中均配置有一个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以保护限流孔和采样泵;限流孔设置于高效过滤器和采样泵之间,限流孔采用独立限流孔或组合限流孔的方式对多通道的微流量进行同时调节和控制;采样泵用于为采样提供足够的真空负压环境以保证限流孔达到限流状态。本发明中的限流孔采用独立限流孔或组合限流孔的方式,可对多个通道的采样流量进行同时调节和控制,其中限流孔可工作于环境大气温度模式、恒温模式和调温模式,该控制器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流量稳定,多种模式的选择可应对现场各种采样流量调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微流量采样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大气环境测量中,常需要同时进行多路采样,如不同垂直高度VOCs采样或不同点位置采样,需要配置多通道微流量采样控制器对系统流量进行调控。
常用的流量调控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转子流量计,可对流量进行粗略调控,精度较差;二是调节泵的转速进行调节,此时每个通道需要独立的泵进行调节,且流量较低时,调节精度较差;三是采用质量流量控制器调节流量,同样每个通道需要配置一台质量流量控制器,价格较高,系统繁琐;四是采用限流孔,通常使用限流孔时未考虑环境大气温度变化对限流孔的体积流量的影响,以及选择相应规格的限流孔之后流量无法调节,使得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应对需求变化的场合。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实现多通道微流量采样的精确调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通道微流量采样控制器,包括高效过滤器1、限流孔和采样泵3,其特征在于,
每个通道中均配置有一个高效过滤器1,所述高效过滤器1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以保护限流孔和采样泵3;
所述限流孔设置于高效过滤器1和采样泵3之间,所述限流孔采用独立限流孔或组合限流孔的方式对多通道的微流量进行同时调节和控制;
所述采样泵3,用于为采样提供足够的真空负压环境以保证限流孔达到限流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流孔的工作模式包括环境大气温度模式、控温模式和调温模式。
优选的,所述限流孔采用独立限流孔方式时,所述限流孔包括多个分立限流孔2,分立限流孔2位于高效过滤器1后,高效过滤器1与分立限流孔2一一对应连接,分立限流孔2的出口均与采样泵3直接连接。
优选的,分立限流孔2的出口端为限流小孔,且限流小孔的孔径大小一致。
优选的,分立限流孔2为四分之一英寸外径的316L不锈钢管,当分立限流孔2的出口和入口的绝对压力比≤0.528时,分立限流孔2处于极限限流状态;当分立限流孔2的出口和入口的绝对压力比0.528时,分立限流孔2相当于一个气流阻力部件。
优选的,所述限流孔采用独立限流孔方式时,在采样时段内温度变化不大或对于流量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选择环境大气温度模式,其中,分立限流孔2的表面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接近,当分立限流孔2处于极限限流状态下,每个通道入口的体积流量会随着环境大气温度变化,当温度升高时,通道入口的体积流量升高,0℃到50℃的温度变化范围会导致8.8%的体积流量的升高;
在环境大气温度变化不大,需要对每个通道入口的体积流量进行微调控的场合,可选择恒温模式,其中,当对分立限流孔2进行加热控制时,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采样入口的体积流量随之减少,通过调节分立限流孔2的温度对采样入口的体积流量进行调节;
在需要对采样入口的体积流量保持恒定的场合可选择调温模式,其中,根据环境大气温度调节分立限流孔2的温度,使得采样入口体积流量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