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高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2476.0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康云鹏;张皓同;齐德昱;黄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415 | 分类号: | G06F18/2415;G06F18/214;G16Y40/20;G06N3/088;G06N3/04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数据 异常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高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历史数据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对训练集进行采样,使用采样结果对多个深度自编码器进行训练;修改训练集的采样概率,并返回训练深度自编码器,获得集成深度自编码器;将验证集输入集成深度自编码器进行计算,获得检测阈值;将测试集的数据输入集成深度自编码器中计算异常得分,若异常得分低于检测阈值,将数据分类为正常;反之,将数据分类为异常。本发明在集成深度自编码器构建过程中,根据迭代中对训练集不同数据的重建误差调整其采样概率,提高拟合和泛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异常检测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异常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高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数据中的异常是数据集中明显与众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由不同的机制产生的,而非随机偏差。物联网系统中包含大量的监控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当某些设备发生异常时会给整个物联网系统造成干扰。检测物联网数据集中的异常数据,对于物联网系统的故障定位、故障预测、故障解除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自编码器是一种无监督的包含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深度自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压缩为隐藏层的特征标识,并在输出层重建输入数据,使输出数据与输入数据尽可能一致。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在降维后的表示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自编码器无法有效地重建异常数据,将导致更大的重建误差,以重建误差作为异常程度的评价指标。重建误差大于一定阈值的数据被认为是异常。深度自编码器被广泛用于异常检测,但因其存在过拟合的问题,限制了自编码器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了发现物联网异常数据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高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联网高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物联网设备高维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所述历史数据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对所述训练集进行采样,使用采样结果对多个深度自编码器进行训练;
修改所述训练集的采样概率,并返回对所述训练集进行采样,以及训练多个所述深度自编码器,直至达到迭代次数,获得集成深度自编码器;
将验证集输入集成深度自编码器进行计算,获得检测阈值;
将测试集的数据输入集成深度自编码器中计算异常得分,若异常得分低于检测阈值,将数据分类为正常;反之,将数据分类为异常。
进一步,所述物联网设备高维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包括时间信息、设备类型、设备参数、设备位置的多维度、多场景识别所用的特征数据。
进一步,所述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缺失值补充处理、连续型数据离散化处理以及特征数据归一化处理;其中,采用以下公式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征数据归一化处理:
式中,xnorm表示归一化后的样本数据,x表示样本数据,xmin表示所有样本数据的最小值,xmax表示所有样本数据的最大值。
进一步,所述修改所述训练集的采样概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深度自编码器的重建误差对所述训练集的采样概率进行修改;
其中,所述采样概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